江西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0-29 04:00:49

江西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 要: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质量普遍较差,主要的原因是师资薄弱、儿童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理想、管理不到位等。所以,强化农村幼儿园师资、优化普通话学习环境、创新幼儿园管理,是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普通话水平的主要途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普通话;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29-01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学习普通话,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儿童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很不乐观,农村儿童说普通话的能力相对城市有相当差距,这既不利于普通话的全面推广,也不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一、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现状

(一)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关键因素。为了准确掌握农村幼儿园的师资状况,我们对江西省宜春、抚州、鹰潭、上饶、赣州等地271所乡村幼儿园的1235个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学历状况。学历是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标尺。四十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普及了专科文凭,但农村幼儿园的师资状况却仍然十分薄弱。在1235个调查对象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4.4%,具有专科学历的占18.8%,中专生占27.2%,高中生占24.7%,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有初中文化。我们从走访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农村幼儿园老师的大专学历并全日制,而是通过成人考试获得,根本没有接受过真正的高等教育。

2.普通话水平。在所调查的1235个幼儿园老师中,获得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的只有61人,占3.4%,没有获得任何普通话水平等级的有568人,占总人数的46%。这个事实说明,达到要求的老师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总体较差,亟待全面提高。

3.教师结构。农村幼儿园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从来源上看,老师主要是这几种人:留守妇女、退休女老师、中小学教师家属、未进入体制内就业的大中专生。其中在编老师数量很少,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14%;从性别上看,95%以上为女性,男教师在幼儿园极为稀罕;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上的老师点48%以上。

(二)教学与管理

1.教学习惯。教学习惯体现老师的观念与素质,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农村幼儿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普通话与方言往往交叉使用。普通话能说好的地方就说普通话,说不好的地方就用方言,有时候,老师为了便于自己表达,学生容易理解,就选择使用方言。他们的“推普”意识差,在普通话教学方面,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责任。

3.学校管理。多数幼儿园“推普”意识淡薄。虽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奠定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并明确规定“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语言”,但由于校园用语的规范程度是一项“软”指标,不与园长的业绩产生直接联系,也不会成为幼儿园老师的考核指标,所以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因而普通话推广的效果不明显。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是家庭式的,老师是双重角色,既是老师,也是老板,教什么,怎么教,是由自己说了算,缺乏严格的教学规范与制度约束。为家长们带好孩子,教孩子们唱几首歌,认几个字,也就完成任务了。

(三)语言环境

农村幼儿学习普通话的主要环境是学校与家庭。在学校,一般都要求老师用普通话讲课,但课堂上交叉使用普通话与方言教学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课间就更加随意。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不受限制,所以,还是习惯于用当地方言相互交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孩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的多是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辈。他们本身普通话水平有限,且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基本上不能培养学生学、讲普通话的习惯。所以日常生活中都与孩子们讲本地方言。在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农村学前儿童没有理想的语言环境,他们几乎处于方言的包围之中。在方言的长期浸染下,他们往往感觉方言交际更加自然,讲普通话反而觉得难为情,讲得不好还怕人家笑话。

二、提高幼儿园普通话教学质量的途经与策略

(一)充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

(1)建设公办农村幼儿园。现在的农村幼儿园以私有形式为主,规模小,条件差,教师的待遇低而且不稳定,这既不利于吸收人才,也不利于现有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建设公办农村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配备硬件设施,是优化农村幼儿园师资,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主要途经。公办幼儿园的人才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一是直接从高等师范院校招聘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年轻,有热情,有朝气,有创新意识,有奉献精神,他们的加盟,将为农村幼儿教育不断注入活力,既可以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实现农村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有文凭、素质好、经验足的民办幼儿教师通过考试的方式吸收到公办幼儿园来,这部分人本来熟悉幼儿教育,又多为本地人,他们一旦获得了政策的礼遇,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更好的待遇,一定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加努力地工作,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2)创新普通话培训模式。由于公办幼儿园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私办幼儿园,所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不可忽略的方式。当前,农村幼儿园老师普通话水平较低,是一个事实,而教育管理部门对他们的培训不到位,也是一个事实。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100%幼儿园老师认为有必要参加普通话培训,但是也有75%老师认为,他们没有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不少一线老师就培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我们觉得下面几点是值得采纳的:第一,轮训制。将各乡镇幼儿园老师在假期轮流到县城参加培训,人数不多,效果会更好;第二,帮扶制。从市县派遣普通话测试员到各乡镇支教,其重点工作就是给幼儿园培训普通话,一乡一人,挂点帮扶;第三,夜校制。幼儿园老师白天要上课,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是合适的。第四,导师制。普通话水平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划分给每个测试员或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的中小学老师,通过电话、网络、面授等多样化方式指导他们学习。

(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着手,尽可能为儿童提供一个有利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在学校,管理部门与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推普”工作,制定计划,建立健全“推普”有关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内推广普通话。并使“推普”工作趋向日常化、生活化。校园用语要规范化,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包括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用语、会议、宣传活动中的工作用语、其他集体活动中的交际用语。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培养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如何在家庭营造普通话学习环境呢?首先,家长要鼓励孩子说普通话,只要孩子们愿意说,就要给予肯定、表扬,让孩子们敢说,爱说,习惯说。其次,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学习普通话。比如,以光盘或录音机为辅助工具,让孩子听唱儿歌,朗读古诗,听经典的童话故事等。第三,在家庭沟通与游戏活动中,家长要带头讲普通话,讲不好的地方,虚心请孩子纠正,让孩子过把当老师的瘾,孩子们有这个自信与责任后,学普通话会更加有兴趣。

(三)创新对幼儿园管理

(1)严格民办幼儿园审批办证程序,提高办园许可门槛。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办园审批严格把关,按规定依程序办理。另外,申请开办私人幼儿园,除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外,还要把师资水平作为一个硬性条件,园长与任课老师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给予办证。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某些人以营利为目的开办幼儿园,师资很差,误人子弟。

(2)创新评估机制,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幼儿园的评估管理,不能仅限于资金、校舍、硬件与安全条件,还应注重对幼儿园进行师资水平、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估,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跟踪管理制度,不能让幼儿园的常规教学处于自由状态。建立园长、家长、乡镇长三级质量评估体系,每学期对幼儿园进行质量评估,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并进行公示,不合格的幼儿园限期整改或予以取缔。普通话水平低于二级乙等的老师,退职培训,合格以后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王剑兰.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03).

[2]郑兰琴.开展普通话课题研究 做好幼儿普通话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上.

[3]刘大智.创设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几点尝试[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上一篇:加强学生思想工作 培育幼师优秀人才 下一篇:高师学生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