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礼背后的经济学

时间:2022-10-29 03:45:33

【摘要】功能繁多的聘礼 聘礼的作用多得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它还对结婚的双方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就像是给婚姻上了一个“保险”。 不过,聘礼行为实际上还是对男方更有利。因为结婚...

聘礼背后的经济学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首民谣《氓》选自《诗经》。其实这段民谣还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早在先秦时期,想要求娶别人家的女儿,已经需要带着聘礼了――没有聘礼,即使姑娘自己愿意,她的家人也不会同意将她嫁给自己。

婚姻,一场特殊的“交易”? 其实,自从“妻从夫居”时代开始以来,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自发地形成了在订婚时由男方送女方聘礼的风俗,而聘礼的实质,则是对女方家庭养大女儿所付出的感情和财物上的一种补偿。由于古时男性是家庭中主要的劳动力,而女性的地位较低,因此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婚姻更像是一种买卖,即男方用聘礼买断了女子在性和经济上的权利。

其实古代中国人还算厚道,一般来说,如果结婚后由男子休妻,聘礼是不需要退回的。但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某些民族,比如苏丹南部的丁卡族,还支持类似“7天内有问题可以退货”的不公平条款,那里的男性族人在娶妻时要以60头牛为聘礼,但如果妻子婚后不育或出了其他问题,也就是女子的“使用价值”没能实现,不能帮男性传宗接代,那么男性可以离婚,并要回之前60头牛的“货款”。

正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古时候的妻子其实是用各种有价值的聘礼交换而来的“商品”,所以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往往非常低下。

功能繁多的聘礼 聘礼的作用多得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它还对结婚的双方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就像是给婚姻上了一个“保险”。

不过,聘礼行为实际上还是对男方更有利。因为结婚后基本都是妻从夫居,女性是要长期与丈夫一家生活在一起的,因此大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比如被婆婆打压、被夫家苛待做苦活等,都是常事。但由于聘礼是交给女方亲属的,拿人手短的亲戚即使知道自家的女儿在别人家过得不好,也得劝女儿忍一时之气,以免给男方离婚拿回聘礼的借口。可见,聘礼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甚至买断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

聘礼最好只是态度 过去,在社会生产力都普遍低下的年代,聘礼的多寡和男方的身份地位是息息相关的。男方家里越有钱、地位越高,给出的聘礼自然也就越丰厚。但是现在,事情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曾在甘肃省的一些贫困山区进行过一项聘礼数额的调查,发现当地人虽然年均收入只有数千元,但是在嫁女儿时要的结婚聘礼,却都在数万到十几万元不等,甚至有些地方起价就是10万或15万元。很多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欠下了一屁股债,老父老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还债,甚至有些家庭,在孩子出生上学之后,还是还不完欠下的聘礼钱。

反观在城市中,女方对于聘礼的要求却少得多。有些女方家里条件好,只要女儿过得幸福,家里甚至会贴车贴房,并不会以昂贵的聘礼来为难男方。

以现在的眼光看,我们最好将聘礼当成一种态度,只要两人真心相爱,聘礼多少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过于看重聘礼,那真是成了“爱情买卖”了,女人一生的幸福,又岂是聘礼能够买来的呢?

上一篇:水色坊?猫和少年 下一篇:朝鲜人为啥冒死偷看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