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9 03:12:21

彭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研究

摘要: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化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文章主要以成都市的一个县级市——彭州市为例,结合统计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编制了彭州市近十年的城镇化水平表,分析了彭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研究了彭州市的隐性城镇化,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大胆的预测。

关键词:彭州市;隐性城镇化;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06-02

一、彭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分析

根据彭州市的统计年鉴资料,我编制了彭州市从2000年到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表,如下表1:

表1 彭州市近十年城镇化水平表

年份 总人口(人) 城镇人口(人) 农村人口(人) 城镇化率

2000 773989 124980 649009 16.14%

2001 772608 124395 648213 16.10%

2002 772173 126028 646145 16.32%

2003 778170 134024 644146 17.22%

2004 777379 143391 633988 18.44%

2005 783654 246192 537462 31.41%

2006 788473 247738 540735 31.42%

2007 794711 255089 539622 32.09%

2008 799640 256398 543242 32.06%

2009 803368 256362 547006 31.91%

2010 800261 260232 540029 32.51%

2011 805259 265338 539921 32.95%

城镇化率根据公式:得出,其中农村人口=总人口—城镇人口,U是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是总人口。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彭州市的城镇化率在逐步上升

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16.14%增加到2011年的32.95%,增加了16.81个百分点,提高了一倍的水平。城镇人口从2000年的124980人增加到2011年的265338人,增加了140358人,增加了一倍多的城镇人口。所以可以看出,彭州市的城镇化在缓慢发展,城镇化率在逐年增加。

(二)彭州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

虽然彭州市的城镇化率在逐年提高,但是它的城镇化率还很低。目前,整个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可以看到,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过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可是从表1我们看到,直到2011年,彭州市的城镇化率还不到33%,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彭州市城镇化水平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彭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起点低。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彭州市2000年的城镇化率为16.14%,国际上通常以30%为城镇化发展的临界点,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从达到30%以后,其城镇化速度会加快。而彭州市在达到30%以前长期处于16%左右的水平。

2.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彭州市虽为成都市人口第三,面积第二的县市,但地处成都市第三圈层,相对其它区市县远离成都主城区,北面又是龙门山脉,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

3.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剩余农业劳动是一切社会的基础,也是人口城市化的基础,城市人口规模一般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取决于农业所能提供的剩余农产品的多少,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同时,城市人口的增长也有赖于农村相对过剩人口的多少。只有在农村出现大量想对过剩人口的条件下,城市人口才能大量增长。彭州市的农业发展缓慢,在很长的时期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机械化还未普及,农业生产

力低。

4.缺少工业化支撑。手工业和近代工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在手工业同农业分离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城市,只有在近代大工业迅速发展之后人口城市化过程才迅速发展。彭州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发展缓慢,没有重点支撑的工业企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把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没有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大企业,农村人口就很难向城镇集中。

(三)彭州市的城镇化速度慢

彭州市的城镇化不仅水平低而且速度慢。根据公式:(其中,是城镇化速度;是t+n年的城镇化水平,是t年的城镇化水平;n是时点间隔年数。)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16.14%增加到2011年的32.95%,增加了16.81个百分点,提高了一倍的水平,但是年均增长速度为仅为1.52%。

(四)彭州市将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

国际上通常以30%为城镇化发展的临界点,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30%以后,其城镇化速度会加快。彭州市在2005年的时候城镇化率就已经进入了30%的门槛,为31.41%。由于彭州市地震过后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引进了80万吨乙烯项目这一大型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不仅填补西南地区石化产业布局的空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拉动社会配套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渠道,加快建设地城市化进程。工业是城市化的先导,一个地区的工业如果有了大发展,城市化必将迅速推进。所以可以预计,彭州市将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时期。

二、彭州市的隐性城镇化分析

彭州市的城镇化具有其特殊性,我称之为隐性城镇化。08年地震之后,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重建的农村集中居住点,这种集中居住点地处农村地区,但是其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并无两样,而其中一部居民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外出打工或者就近找一份工作。这部分人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已经非农化,应该算入到城镇人口。但是由于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这部分人持有的依然是农村户口,政府在统计城镇人口的时候也把这部分人算入到农业人口。所以如果按照本文前面提到的区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彭州市的城镇化率到2012年应该高于表1的数据32.95%。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的这种新型社区,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拥有了现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享受着便利的交通、电力、通讯以及集中供水供气,但是其依然从事传统农业,而且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矛盾。比如从事农业所需的房屋空间和结构新型社区并不具备,以及新型社区的生活成本比原来的独家独户的农村房屋生活成本高。在中国,农民的农业收入普遍较低,要以较低的收入支付较高的城市化生活成本,对农民来说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对于集中居住点的这些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怎么让他们真正的市民化也政府和各界应该考虑的问题。这种真正的市民化,主要体现在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障和养老方面应该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享有一样的待遇。

参考文献

[1] 查瑞传,沈益民,乔晓春.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1.

[2] 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2000年至2011年彭州市统计年鉴[M].

作者简介:向前莹(1989-),男,四川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2012级人口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深圳市产业发展与人口结构的演变及影响 下一篇:山西省与中部五省人口自然增长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