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蜘蛛侠》:基因失控的灾难

时间:2022-10-29 02:50:38

《超凡蜘蛛侠》:基因失控的灾难

在“蜘蛛侠3部曲”基础上,《超凡蜘蛛侠》卷土重来。这一回,蜘蛛侠的对手是移植了蜥蜴基因的科特·康纳斯教授。这一正一反的两个角色或主动、或被动地注入了其他物种的基因。蜘蛛侠大战“蜥蜴教授”,其实也不妨看做他们体内蜘蛛基因与蜥蜴基因的决斗。

为了完美的基因

今年是蜘蛛侠形象诞生的第50年。每一次搬上银幕,主人公彼得·帕克都要被蜘蛛叮咬一次,从而获得蜘蛛的基因与能力。在《超凡蜘蛛侠》中,他受到了“同门大师兄”的挑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人获得超能力的方式太像了:其他物种的基因使他们突破了人类的极限。

影片中,反派科特·康纳斯教授为了使自己断臂再生潜心研究蜥蜴DNA。自始至终,教授追求的都是如何获得“完美基因”,首次出场时他就是这么问众多实习生的。显然,他不满意于“干细胞移植”的答案,而对男主角给出的“跨物种基因移植”情有独钟。

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医学事业部主任甄二真看来,“完美基因”是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如果是指获得超出人类极限的能力,比如像猎豹跑得一样快或者像蜥蜴一样断臂再生,就需要其他生物特殊的蛋白质结构,而这需要在特殊基因作用下完成,跨物种基因移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尽管影片情节十分玄幻,但是甄二真表示,跨物种基因移植在科学上是行得通的,中外都有这方面的研究。电影里的“主角”蜘蛛在现实中真的可以改变其他物种。

甄二真介绍,有一类蜘蛛吐的丝刚性极佳,但是不适合编织。基因学家提取蜘蛛细胞中控制“丝”的基因,克隆后移植到蚕卵阶段家蚕细胞中。这样,家蚕含有了蜘蛛基因,吐出的丝具有蜘蛛特有的蛋白质结构,既轻又有刚性,是制作防弹背心的好材料。

夸大的跨物种基因移植

看起来,家蚕吐出蜘蛛丝与“蜘蛛侠”吐出蜘蛛丝有着天壤之别。不过,甄二真表示,作用于人类的跨物种基因移植理论上也是可行的,有很好的前景。

他举了一个例子:糖尿病是人类常见病,其根源在于体内胰岛素细胞死亡,如将其他动物体内生产胰岛素的“好基因”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由于猪体内胰岛素结构与人类最接近,可以提供最理想的基因。

当然,跨物种基因移植虽然原理上可以治疗人类疾病,甚至使人拥有一定超能力,但是想达到电影中惊天动地的效果还是没可能。

北京动物园爬行动物专家乔轶伦告诉记者,蜥蜴断尾再生能力远不像电影中表现得那么强大。其实,如果蜥蜴的尾巴从根部断裂,它是没有办法再生的,一般断了1/2的尾巴就是再生极限了,这一再生过程至少需要几周时间。此外,再生后的尾巴只有肌肉没有骨头,灵活性、柔软性都会大幅下降,颜色花纹也与躯干有所区别。

可以看出,即便现实中真的将蜥蜴“再生基因”移植入人体,也不会像影片中“大BOSS”那样长出有骨有肉的手臂,再生手臂功能会大打折扣,而且不可能几分钟就长出来。这些都是人类跨物种基因移植原理上的极端夸大。

基因失控

其实,无论是猪胰岛素基因治疗糖尿病还是电影中外来基因使人类获得超能力,都只是空谈。事实上,与人类相关的基因改造在任何国家都是明令禁止的。

影片开头,主人公问“蜥蜴教授”,“外来基因会占人体多少百分比,会有什么副作用”,当时尚未变异的教授无奈表示“不知道”。确实,跨物种基因移植的结果不得而知。甄二真告诉记者,没有一个基因是只具有单一功能的。比如猪体内与胰岛素相关的基因还具有其他功能,一旦移植入人体,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就是基因失控。

影片中,基因失控使得教授变身“蜥蜴人魔”,而蜘蛛侠其实也无法摆脱其影响。在前几集中,主人公就曾经一段时间失去超能力,这就是基因失控的先兆。也许下一部中,观众会看到蜘蛛侠出现变异真的多出几只手来。

正是这种基因失控的危险,在可预见的未来,跨物种基因移植都不会作用于人类身上。“虽然移植了蜘蛛基因的家蚕目前看来一切正常,但是家蚕生命短暂,很可能副作用尚未显现。而要作用于人类,除非完全掌握植入基因的全部功能,否则绝不能尝试”,甄二真说。

勒住科学的野性

《超凡蜘蛛侠》这样的影片蕴含着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忧患意识。科技本身应该为人类造福,但是也有可能反过来伤害人类本身,例如本片中的基因失控。目前,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有些门类已如“脱缰的野马”,冲击人类伦理、社会结构、道德观等方方面面,这时就需要人文学科来“勒一勒缰绳”。

遗憾的是,现在人文学科研究明显滞后,大众难免对科技的未来产生恐惧。所以,在观看《超凡蜘蛛侠》此类电影的时候,观众除了欣赏炫目的3D、刺激的动作,也与内心的忧患心理相呼应。

采访专家:中央人民大学电影史专家刘淑欣

上一篇:警惕西尼罗病毒来袭 下一篇:中国人爱手机胜过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