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豆的》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时间:2022-10-29 02:43:12

从《伊豆的》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摘要]《伊豆的》是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以抒情舒缓的笔调描写了一段朦胧纯真的恋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并先后5次被搬上银幕,更塑造了山口百惠在人们心中的纯美形象。

[关键词]《伊豆的》 审美意境 美学思想

“山路变的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的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的横扫过来”这是川端康成在小说之初为我们描述的伊豆雨景。影片《伊豆的》也是以雨景拉开序幕,“我”(1974年三浦友和饰)站在有些昏暗的木楼梯口,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艺妓(1974年山口百惠饰),她那鲜花般娇嫩的面孔在那乌黑的发髻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娇美动人,那一刻“我”深深的沉迷于小的美而不能自拔。于是,一个东京的学生,一个伊豆的,在淅沥的雨中相遇。他们的爱情从天城岭开始,到下田告别,纯洁的连手都没有牵过,然而这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跨越了阶层,却又摆脱不了现实,就像樱花一样,短暂而美丽。影片遵循了原著。呈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也极好的体现了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一、如花似水的女性美与唯美灵秀的审美风格

影片中的小熏子(山口百惠饰)有着鲜花一样的笑容,雪白的小桐树似的身体,发出富有感情而又稚嫩的声音,是一个天真烂漫,朴素娇美的少女。而“我”(三浦友和饰)的亲切友善也渐渐的敲开了少女纯真的心扉,“她”真诚而羞涩的喜欢着“我”,无半点轻浮放荡。熏子与“我”同登天城山的片段向观众呈现了小微妙的情感:“她”紧跟着“我”跑,却始终保持一两米的距离。与“我”交谈亲切而又不那么亲密,“她”会跪下来为我弹去身上的灰尘。从这部分细致的刻画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熏子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成熟懂事。乐于助人。对“我”也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作品中的各种意象侵润着川端先生的审美思想。川端康成是一位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作家,在他的心里,女性是美的化身,是讴歌的对象,像《雪国》的驹子,《古都》的苗子,《山音》的菊子等都是纯洁而美好的。在《伊豆的=》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幅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熏子纯洁无暇的形体给人以天使般的洁净,从而烘托出熏子洁净的心灵。也使“我”对“她”的升华为美好的情感。川端康成赋予了小熏子优雅纯真的古典形象,然而这样一个具有古典意蕴的圣洁女孩,却因卑贱而挣扎在苦难的生命线上。作品以柔美、感伤为基调,将那若隐若现,似简非简的人物情感充满诗意的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感伤、抒情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种唯美的审美意境。在美学追求上,川端康成是日本具有唯美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性作家,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日本传统美的基础之上的。就女性形象来看,他作品中的女性都出身卑贱,却又具有高尚的品格,这一矛盾统一加重了作品的悲美色调。就结局来看,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他笔下的女性发生的都是没有结局却又让人回味的美丽爱情,浸润着一种淡淡的伤感。影片中虽然小熏子的美深深的打动了“我”年轻的心,使“我”不由自主的爱上了“她”。然而森然的等级观念折断了他们那支还未来得及绽放的爱情玫瑰。川端康成正是通过描写社会底层的熏子来直观自身。他哀叹自己的不幸,也同情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少女,他不仅用笔来描写女性,也用他的心感受女性。如此的混淆创作与现实的界限,是因为无论是作品中的“我”还是现实中的那个人,都不能拥有它的美。因为有遗憾才造就了美。

二、素雅幽远的自然美与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在《伊豆的》中,川端康成把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画的背景上: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树林,清冽的甘泉,浓郁的秋色,袅袅的炊烟……而所有这些美丽的景色都与美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告别的码头上,汽笛一声惊鸣,熏子紧咬着嘴唇,舞动着白色手巾,向着远方。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我”怅惘的情绪与恍惚流动的景物结为一体。悲与美成了作品的审美基调。当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一心一意的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泪水扑簌簌的滴在书包上。此时离别的悲凉与空旷迷茫的大海交织在一起。川端先生还选择了“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开篇伊始,因为雨。使“我”得以追上想要躲雨而停下来的,因此“我”虽已全身湿透,却也觉得这雨是“白亮亮”的,与天城山的俊秀融为一体。在客栈中,们去演出,“我”在店里独自听着在雨中传来的欢笑声与鼓乐声。雨拍打了档板,“我”的心情愈加烦躁,“我”担心的纯净是否会因此而破坏。甚至前面清澈的小河也都变成了“黄汤”。而这雨也只能与昏沉的“我”为伍。此时“我”对熏子的思念就像雨一样连绵不绝。物的朦胧成了“我”情感的最佳载体。“雨”在这篇作品中是抒情的象征,呈现了思想的具体化。可见川端康成笔下的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物情感一起构成美的意境。“雨”是东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我”与小的情感如雨般晶莹、飘渺、连绵不绝。这种情与景,人与“我”的内在融合,在审美意境的构筑方面具有一种诗性的完美。

三、传统的物衰之美与古典的审美意蕴

物衰有感动、感慨、怜悯之意,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主体与古典精神的源头。“物衰美”的含义比较复杂,其中的“物”可以理解为春夏秋冬。山川草木,大自然中的一切,乃至人物的情感。“衰”是指人的情感当中哀伤、怜悯、同情的感动部分。《伊豆的》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伤感。在淅沥的雨中,“我”与一名十四岁伊豆的熏子邂逅,产生了若即若离、似有还无的初恋意识,在这种朦胧的情感中。不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影片中,“我”面对熏子那种种不安的表现,让观众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初恋的心跳。而熏子纯洁的心灵,也让“我”对“她”有了进一步的感情深化。“她刚在我面前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的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到铺子上了,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撒了一地,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这段描写表现出了熏子的羞涩与纯洁无暇。虽混迹于风月场中,却也保留着单纯、质朴的心。然而这个行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连鸟店的商人,茶馆里的老婆子,旅店的女掌柜都看不起,他们时时面临着被践踏的危险。于是当“我”独自在旅馆眺望这座城市的时候。眼泪和着鼓声无端的落下来,“我”的悲伤为这种美好的情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种淡淡的哀愁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营造出物衰美的抒情世界,让同情、哀怜萦绕在两人的情愫之间,

上一篇:电影,影像的艺术 下一篇:井上靖历史小说《风林火山》中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