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里诗意地栖居

时间:2022-10-29 02:24:38

平生喜欢读书。虽然所读之书不多,还是执著于此、钟情于此。因为我深深懂得做一个精神丰厚的职教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不沉潜书中、浸润书香、拓展知识边界、夯实精神底蕴,一切都只能事与愿违、转头成空。退一步说,即便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也是需要精神妆饰的。我始终认为,人固然需要外在皮相上的化妆,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灵上的化妆。书就是人类最美的化妆品。周国平先生说过:“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形式保存的,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书是社会文明的砖瓦,是人类精神的阳光。它是铸造灵魂的工具,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是传承文明的桥梁。高尔基说,读书是与古今中外一切伟大思想相结合的过程。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是人生最高雅的生命形式。精神化妆就是要多读书,沐浴和沉潜书香,在书香里诗意地栖居。人的生命有了书香的涵濡浸渍,才能使自身的精神质地更加高雅,生命更加光泽亮丽。有苏轼诗为证,“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由人的内在充盈彰显出的华贵气质,由人的内在修为沁逸出的生命的芬芳,才是最高的美、极品的美。

在书香里诗意地栖居必须具备辨识书香的慧眼、栖居书香的方法、品味书香的路径。

一、精选书香之作。栖居书香,必须有可栖之寓所,可览之佳著。苏轼贬官海南时,因抄得《汉书》而欣喜异常,“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把得好书而读、而抄当做一种“贫儿暴富”、大喜过望难得的财富。宋人苏舜钦读书,以书佐饮,把好书作为下酒菜更是传为佳话。好书之所以要精选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书都饱含书香,任意拿来就能“开卷有益”。这年头,毫无内涵的浅薄之作,粗制滥造的凡庸之作,粘贴复制的拼凑之作,追名逐利的低劣之作,装腔作势的炒作之作,急功近利的垃圾之作,多了去了。读这样的书,不仅不能品出书香,反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对学习的一种亵渎。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如果我们不加选择,所读并非精品力作,而是赝品“水货”,就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败坏阅读“胃口”,影响精神发育。所以必须精选书香之作。周国平先生认为:“含金量高的书,第一言之有物,传达了独特的思想或感受;第二文字凝练,赋予了这些思想或感受以简洁的形式。”精选书香之作,一必须有目标。比如跟踪你钦佩的专家,关注他们的成果信息。二必须有方向。即尽可能地根据自己学习研究的需要来选择好书去读。三必须有路数。即必须有获取好书的相应的渠道。比如导师、同行推荐,关注书讯信息,通过别人成果的参考文献遴选等。

二、善用书香之法。得书香之佳作,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当下生活节奏加快,人的时间资源宝贵,很多人都在讨论筛选式扫读、快餐化阅读、浏览式跳读、“秒杀式”神读等,认为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笔者认为,如果是无目的的休闲式阅读,或不能确认读物质量意在发现的阅读,采用这些方法也许无可厚非。但倘若面对的是书香之作,就必须采用“涵泳”、“品味”的阅读之法,而决不能是看热闹式的“虚读”或“一目十行”的扫读。对此古人深谙其道。陆九渊《读书》诗曰:“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苏轼也赋诗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对于书香而言,大而化之的浏览,浮光掠影的扫描,浅尝辄止的浮泛,都无助于“品”出书的馥郁芬芳、甘醇的滋味。品味书香,是阅读主体和文本载体的双向运动而产生的深刻的内在感受,是读者与文本的深度“交融”、理解、感悟的结果,是思想浸没和精神占据。犹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是濡外慧中的滋养。著名学者王元化指出:“读书不可贪多求快,而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沉潜往复,从容含玩”,就是品味。没有“从容”的心态,没有“沉潜”的功力,没有“往复”和“含玩”的理解的磨合,哪有书香的力透纸背,醉人心怀。所以对于好书,我们主张精读、研读,并做好笔记,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和质量。

三、品味书香之韵。品味书香之韵,须按周国平先生对好书定义的两个方面用功。

一要把握独特、深刻、精警的内在思想。书香的本质应该源于它的内涵,源于深刻的思想,精警的内涵,纯美的情感和睿智的表达。深刻的思想启迪我们的智慧,精警的内涵赋予我们洞见,纯美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性灵,睿智的表达温润我们的生命。这些力透纸背并带给我们实益和悟识的东西,才是构成书香的核心价值。沉潜在书香的氛围中,我们与智者交谈,和伟人对话,为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所折服,被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所震撼,它使我们思想澄明、视界敞亮,成为富有思想和智慧的人。

二要品味简洁、凝练、优美的语言形式。书香源自语言的简洁凝练。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是一种睿智之美、提炼之美。这种美赋予思想以适切、凝练的形式,将复杂精深的思想通过简练、精粹的语言一语道破,产生类似警句格言的效应,使人经久难忘而行之久远。书香源自语言的精美雅丽。作家张晨义先生指出:“字句辞藻的品质,几乎从先天上就能决定一篇文章的趣味和境界。”我始终认为,能够称得上书香的文本,必是语言精工、优美怡人的作品。即便是学术著作,也应该是以文质兼美为上,而不应以刻板枯燥示人。古人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书香之作的语言,必定是优美适切的。有的清新明丽,有的蕴藉典雅,有的睿智精深,有的严谨周至。一丝丝,一缕缕,沁人心脾,润物无声;一字字,一句句,撞击心灵,陶冶情性。在书香的抚慰和熏染下,人们接受精神的洗礼,享受美的化育,思想得到浸润,性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恰如明代诗人于谦诗云:“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翻开书页,品味书香吧。月华星辉之夜,沏一壶香茗,邀一镰新月,迎一缕清风,弄一树花影,在青灯书桌之前,或翻阅浏览,或展卷细读,或反复品赏,只觉芬芳盈口、齿颊余香,功利之心顿失,浮躁之气远遁。在茶香、书香、墨香、花香的弥漫包围下,沉浸在诗意的温馨与读书的快乐之中。

【编 后】

集完博览卷的征稿,很喜欢淮安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费香娟老师的一段文字:“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时光在飞速地往前奔跑,我们坐在其中的一列班车里,把明天变成了今天,又让它成了昨天。当青春渐成灰烬,当人生的诗意在滚滚红尘中渐渐消解,我们拿什么挽留那些不可挽回的事物?唯有那些文字,可以让心安静下来,唯有那些记忆,还在指间停留。墨香书泽,伴清风明月,窗外的尘嚣并没有远离,然而隔岸观花、旧地神游的愉悦却近在心田。青春如在对岸,姣花犹留余香。”一个纤细、敏感、婉约如水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虽然没见过费老师,却愿意在脑海中勾勒这样的轮廓,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吧。

应了人文读本中的人文二字,也因为自己的偏好,在挑选的时候,总是格外喜爱那些个性化的闲情逸致类的阅读文章,《有些路啊,你一个人,慢慢地走》一脉相承了龙应台的温柔婉转,《留在指尖的回忆》将女性的心底情怀娓娓道来,《正路和弯路》从歌德的起伏人生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解读,《那些关乎或无关美丽的人和事》道尽了人到中年的沧桑感悟,等等,文字或优美隽永,或冲淡自然,其中的情意如水倾泻,映射出写作者斑斓的精神世界,掩卷而思,不禁为这些职教工作者喝声彩。

朱永新曾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那么同样的,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专业阅读史。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的话,那么对教师而言,投资大脑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合宜的专业阅读。所以,在博览卷里,很大一部分的篇幅留给了教育专业类的阅读文章。《爱的教育》《教育漫话》《教育诗》《爱弥尔》等教育类专业书籍纷纷出现在老师们的阅读书目里,他们从中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反观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合适的教育方法,学思结合,学用相长,以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努力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实践成果。

征稿之初,一直心怀忐忑,担心在如此浮躁的社会,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沉思和感悟。如今一颗心安然着地,入册的文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文章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见刊。看到这么多的同行在读书、在写字、在思考,是否也激起了你的一丝兴趣?让我们一起读一本好书,写一点文字,充盈日渐贫瘠的精神世界吧。

上一篇:浅谈阅读兴趣 下一篇:浅谈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