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时间:2022-10-28 11:38:42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摘 要】在配电网中,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电流的接地系统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必须要从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考虑。准确合理的使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起到确保其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直接作用。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研究一直是电力系统工作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它无论是对于电力系统的无危害运行还是电磁环境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现今的接地方式主要被分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与中性点直接接地这四种。在这当中,除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其它三种接地系统又可以被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大多数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尤其是对于35kv以下的系统来说,都会极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也就从小电流的接地原理以及预防故障出现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究。

1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它的优点就是结构构成非常简单,无需配备任何附属品,因此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农村10kv以架空线路为主的树状形的供电网络进行使用。

像新区变则是属于扶风县城关镇,主要为县城工农生产和居民提供用电服务,由宝鸡供电局110kv扶风变3565新区线单电源供电。自2002年的9月20号进行投入运行,35KV单母线不分段、10KV母线单母分段。主变2台,容量:1*6300+1*12500KVA。35KV出线1条,10KV出线8条,年供电量约7000万KWH。

其中架空线路4条:分别是:157纸厂专线1、158纸厂专线2、151新区公网、159新区外环。架空线路总长度达到28.044公里。如下:

它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发生故障的点通过的电流只是电网对地的电流容量,电流值非常小,因此为了能准确迅速的判断故障位置进行故障修理,必须要安装绝缘监察装置,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下图所示。其中U=系统零序电压;R=单项故障接地电阻;IA、IB、IC=A、B、C三相对地电流;IR=接地故障电流。

2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

它的优点就是,无论是防止谐振过电压还是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中电阻的值不同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种:高电阻、中电阻、低电阻接地方式。在我国现如今的电网系统中,这三种方式都有运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在抑制电弧接地时的过电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项故障时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中符号所包含的含义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单相故障图中一样。

3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在应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电网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流则会转变为电感性电流,可以有效的将电弧重燃的可能性进行遏制,降低高幅值电弧接地过电压发生的几率。由于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在小电流系统继电保护上存在的选择性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也在电网运行系统中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广泛的应用。如下图则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发生单项接地故障时的示意图。其符号的含义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故障时示意图中的符号含义相同。

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候,其对电网系统中的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因此按相接地故障的电流只是进行补偿之后残存的很小一部分电流值,它能有效的降低高幅值电弧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不会很轻易的引发高幅值的电弧接地过电压。

4 总结

由于我国进入了信息化与电气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负荷特性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电网运行系统中进行某项决策时,必须从我国现今的实际出发,依据我国电网的现状,综合全局情况对技术经济进行考量,避免因为做了错误的决策而产生弊端。这些要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全部都与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罗展标.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J].大众用电,2007(02).

[2]邵文燕.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分析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12).

[3]李景禄.实用配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发展趋势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窃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