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综述

时间:2022-10-28 11:10:46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综述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困境分析当前,市政道路施工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陷入困境。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 道路 施工 技术 通病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工程设计对施工质量的制约

设计是工程开展的前提,只有高明的设计才能出质量上乘的工程。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料,针对性总结,提出合理设计方案。设计规划中如涉及到失实数据、或不合理构架方案,甚至隐含较大漏洞,势必埋下令人堪忧的质量隐患。

1.2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项目开工前,施工方应当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出完整、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选择适用的施工工艺,上交给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施工中落实并付诸实施。另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多,易受到拆迁、管线等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应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满足动态施工要求。

1.3 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中人的作用最重要,现场施工人员和驻地监理的技术水平及工作态度对工程质量影响最直接。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设计意图、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发现施工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向监理和设计方上报,确保道路施工正常进行。

1.4 合理的工程造价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现阶段工程招投标得到普遍推广,市政道路项目也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模式确定施工方。然而因为评标原则和建设方倾向于低报价,中标价格往往偏低,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一己私利,通常会降低质量标准。对此建设单位应严格工程限价,甄选合理评标方式,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

1.5施工环境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工作的地点都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市区,需要考虑的因素会有很多: ①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交通,工程实施的过程必须简短,时间就会很紧促。②市政道路的建筑工地都是街道,旁边有居民楼。③在工程进行时用于施工的场所很窄小。还有天气、地质的影响,比如在暴雨后,工地地下水位会上升、土质也会松软。④道路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下线路的干扰。现代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包括了: 通信电缆、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一旦施工疏忽,影响了地下管线,就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 路基质量控制

( 1) 路基稳定性是道路使用年限的核心,在修建道路时必须尽可能的保持路基的均匀。因此必须注意很多因素,比如施工过程中不可以混有颗状杂物,这样会改变路基的整体密度,在碾压时造成不均匀,超厚回填也可能影响到路基的质量水平。

( 2) 防治措施: ①施工部门与实际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信息沟通,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路基的填方和沟槽回填土的方案。对于回填土的质量问题需严格把关,在回填前仔细观察,不可以让大石头参杂进去。②积水会影响路基,必须在碾压前处理掉,含水量较高的泥土必须经过处理,含水量不可以过高。如果排水难度太大,也必须把淤泥处理干净,后阶段才可以分层回填并压实。③边坡的高度,倾斜程度都是影响道路的关键,过高过陡,在雨后容易造成滑坡。

2.2 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 1)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因为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和易性不好等原因导致路面呈现波浪形,更严重的出现裂缝和下沉等现象。

( 2) 防治措施: ①遵照科学的混合比例,确保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合适,这是路面耐用性和抗腐蚀性的关键。②在基层浇水湿透才可以开始路面的建设,以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保证能均匀到位的振捣,砂浆层的厚度必须保持 5mm 内。③混凝土地面的切割时间很重要,最科学的时机是地面抗压强度达到 10MPa 左右时,切割要迅速完成,这样才能切口整齐,无碎裂。④必须预留胀缝位置。

2.3 原料质量控制

在多元化的大市场上虽然建材品种名目丰富多样但是不免存在假冒产品,以次充好,这对于采购人员来说这是不小的难题。采购人员必须以专业的眼光,负责的态度,选出符合规定的优质材料,不可蒙混了事。

3、市政道路工程通病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建设,往往会有很多质量上的通病,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却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也带来了隐患。以下就是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可能的通病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出符合实际的防治措施。

3.1 混凝土板块出现裂缝

( 1)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①建设完工后的混凝土地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护养,使得水分流失过快,在高温大风情况下,体积急速收缩,这才致使地面出现开裂。②在混凝土的振捣环节未做到均匀灰料、石子,水泥浆的质量不合格。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坍落度不够,高温条件下水分流失过快; 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水泥的比例不合理,导致混凝土表层砂浆的抗腐蚀性和耐用性未达到标准; 在车辆的不断碾压下,水泥退化。

( 2) 防治措施: ①尽可能的确保在混凝土含水量最合理的时候施工、碾压。对于已完工的基层,充分做好养护工作,尽可能快的封层或继续铺筑上层,避免干缩缝。②以合理的比例调和水灰,禁止在混凝土的表皮撒干水泥和水。( 3) 做好交通调查和预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设计,确保设计出来的地面结构可以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要求。

3.2 过路管的路面出现裂缝

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其中不少管道都需要经过行车路,这一部分管道和检查井的回填夯实的检查工作往往做不到位而导致出现裂纹。

防治措施: 对管道底部的回填,施工部门应该先利用泥灰对管道护脚处的狭小地方进行处理固定,注意把槽内的草根等有机杂物处理干净,后面才 进行铺虚、夯实。对检查井附近的回填,在井筒和井墙附近同时进行回填,确保回填密度达到 95%。

3.3 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 1) 造成这种问题的可能原因有: ①闭水封口封闭措施没有做到位。②检查井施工质量有问题。③管道材料和管道接口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容易损坏导致漏水。

( 2) 防治措施: 必须清洁管口 0. 5m 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并涂上水泥原浆。用不低于 M7. 5 的砌堵砂浆标号,适合的稠度,抹面以及勾缝水泥砂浆标号小于 M15。当管径规格略大时,应实行内外双面勾缝的方式,较小时单面抹面或勾缝就可以满足要求。②质量上乘的接口 填料是最优选择,按实验配合比进行施工,注意接口缝内的清洁,预先湿润水泥类填料接口,对油性的就必须先干燥,后涂上冷底子油,再按照计划的施工操作规程进行工作。③管道材料和管道接口的质量要求上乘,要确保每个投入施工的管材都有质量合格证以及力学实验报告等资料。

3.4 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

( 1) 道路路基的质量与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密切相关,但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回填土压实经常不符合标准。这种通病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回填厚度过高、碾压角度倾斜等,所以,对于回填土密实度的要求必须达到专业标准,避免出现沉陷。此外,回填土中掺杂块状杂物也可能影响土颗粒的相互挤紧,致使回填土达不到预期的整体密实效果。这种情况下,块状物的支垫碾轮也可能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附近留下空隙,引发地基沉陷。

( 2) 防治措施: ①施工部门预先和操作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做好技术交底,确保路基沟渠和填方的回填土虚铺厚度符合压路机的标准。②应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③确保路基地面的坡度小于 1∶ 5。如果横纵坡陡于 1∶ 5,则将横纵坡建造成台阶。④回填时,需要挑选出回填土中的大石块,对于较大的硬土块必须将其处理掉。

4、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研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应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路面平整度、严格控制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质量、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给水管道管理,面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困境,积极探索解决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进而促进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伟.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2( 09) : 267.

[2]朱林,王红军.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优化研究[J].商品,2013( 01) : 81.

[3]李洪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7) : 358.

[4]唐帮海.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06)

上一篇: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下一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总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