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时间:2022-10-28 09:45:18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56-0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领略姥姥剪纸技艺的“神”,祖孙感情的“深”。

3、学习文章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感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不同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神”,祖孙感情的“深”。

难点:品读文字,感受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领略传统工艺之“精”

1、同学们,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了吗?预习的效果好不好,老师检查一个生字就知道,板:“薅”。(文后没有出现的生字,最能检测预习的效果)

2、大家预习得很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姥姥的剪纸。

幻灯片出示:剪纸图案

(设计意图: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剪刻纸作品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赞美之词脱口而出。)

研读课文,体会剪纸技艺之“神”

1、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看到的剪纸作品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课文中有一个字准确地表达了大家的想法,默读1-6自然段找出,并写下你的感悟和思考。(指名说,板书:“神”)

3、姥姥技艺的“神”具体表现在哪?再次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据生回答,相机指导)

(1)出示:“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无所不能。”(第2自然段)

①抓住关键词:“普普通通,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指导学生朗读品味。②指导朗读

(2)出示“我从小就听人……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引导学生感受民俗语言特殊的表达方式:“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②仿写练习:剪 像 ,剪 像 ,剪 能 ,

剪 能 。

(设计意图:富有特色的民俗语言拥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仿写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不仅因为她剪的动物逼真,还因为她剪的动物本身就很相像,而姥姥却能用剪纸准确呈现,更突出了技艺的精湛。)

小结:对比(1)、(2)两段文字的写法,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都是为了赞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板:“技艺高超”)

(3)出示:“一天,我用双手……无可挑剔。”(第4自然段)

①品味:“死死、摸着剪、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

②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4)齐读5、6自然段

①这两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板:“熟能生巧”)

②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地摸着剪窗花?

指导朗读:“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③同样是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第三自然段是对姥姥技术的“赞美”。板:“赞人”,而第6自然段不仅赞美了姥姥高超的技艺,还告诉了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板:“明理”

(设计意图:同样是表现技艺高超,不同的写作手法,可以赞人,可以明理,体会作者写作技巧的精湛)

三、品味语言,感受姥姥人性之“美”

1、姥姥剪纸的技艺之高,我们深感于心,那么姥姥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你从文中的字里行间看出来了吗?(指名读,相机指导)

2、出示:“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

①“左邻右舍”、“都”说明了什么? ②朗读感悟。

3、出示:“慈祥的姥姥广结善源…………喂猪、薅草……”

①抓住关键词品读:“广结善源,有求必应,任谁,都行,接着干活”

②朗读感受姥姥“勤劳质朴,和善慈祥”的特点。

(设计意图:体会姥姥善良、质朴的人性之美也是她剪纸技艺广受传扬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以读促悟,品味祖孙情谊之“深”

1、姥姥的剪纸可“神”了,它还有更神奇的魔力呢。阅读课文7-12自然段,归纳出姥姥剪纸“神”奇魔力之所在。(指名说出:姥姥的剪纸能吸引小外孙)

2、文中有个词具体写出了小外孙被姥姥吸引了,你认为是――(板书:“栓”)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栓”。

②朗读第7自然段,感受姥姥对我的疼爱之情。

3、我被姥姥的剪纸“栓”住了,我喜欢“栓”住我的剪纸吗?你又是从哪个词里体会出来的呢?(板书:“缠”)

①情境表演:小外孙缠着姥姥剪老牛和兔子的情景。(随机点名与师配合)(设计意图:用表演的形式突出“缠”字的特点,不仅活跃了气氛,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训练孩子即兴表演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都有所助益。 “缠”姥姥越凶,对剪纸越“爱”)

②出示:“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充满了好感。”(朗读感悟)

③仿写练习: 的兔子, 的兔子, 的兔子, 的老牛, 的老牛, 的老牛……

五、公益共赏,传扬关爱老人之“德”

姥姥用她高超的剪纸技艺,用她对小外孙的满满疼爱之情展现了长辈对子孙的无私付出,那么,我们的子女又是怎么对待老人的呢?

1、播放公益广告:关爱老人篇。

2、说说你的想法。

3、课后写一份关爱老人的倡议书。

(设计意图:在姥姥关爱小外孙的浓浓深情里,看一段宣传关爱老人的广告,老人和子女不同的行为方式在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情感碰撞,这样的教育方式比有声的语言教育更能深入孩子的内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感同身受的体会了姥姥与他之间的祖孙情深,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细细感受作者对姥姥的“思念”,揣摩“剪纸”一词在全文中的作用,体会民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技艺高超 (赞人)

“神” 孰能生巧(明理)

栓、缠(浓浓情谊)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关于湖南岳阳“天价切糕”事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