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颤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8 09:14:54

停颤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停颤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对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停颤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治疗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合用停颤颗粒,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有效率。

关键词:停颤颗粒;脑梗死;帕金森综合征;临床效果

帕金森综合征常见于老年人,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初期可见肢体活动笨拙或单侧肢体震颤,继而影响另一侧肢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肉僵直、行走障碍等。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年龄老化、环境、遗传存在一定关系[1]。脑梗塞后继发帕金森综合征要引起高度重视,因该病多采取药物治疗手段,且多在于改善病情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所以在用药的选择上要遵循一般原则也要注意个体差异,避免药物副作用。我院除了采取常规治疗外,同时使用停颤颗粒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并发帕金森综合征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入选病例年龄范围是50~75岁,均经脑部CT诊断为脑梗死,且符合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标准。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辅以相同的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神经的治疗措施。治疗组19例,男11例,女8例,患糖尿病5例,冠心病9例,有脑卒中病史的13例,增加停颤颗粒治疗。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68.9岁,患糖尿病7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8例,平均年龄70.2岁,有脑卒中病史的14例,不使用停颤颗粒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史差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随机分组后,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增加停颤颗粒治疗,其组方是[5]:生牡蛎、生龙骨、石决明各20g,生地、熟地、黑芝麻、当归、白蒺藜各15g,白芍、麦冬、山茱萸、枸杞各12g,10g,甘草6g。以200ml沸水冲服,1剂/d,2次/d。两组护理方式相同,针对其他合并症,对症用药。30d为一个治疗疗程。

1.3评价标准 采用Webster量表进行评分,并参照《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评定临床疗效,进步率大于51%视为显效,21%~50%视为进步,小于20%视为好转,与治疗之前相比无变化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系统进行分析,视P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组19例患者显效12例,进步4例,好转2例,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4.7%。对照组19例患者,显效7例,进步5例,好转3例,4例无效,总有效率78.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治疗组临床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有3例受试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排除与药物相关的可能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面红反应,为消心痛副作用。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罹患脑梗死后合并帕金森综合征的几率不断攀升。常于急性脑卒中后突然发作,或多次脑卒中后逐渐发展,起病初期隐匿,难以发现,若卒中后患者出现动作减少、表情呆滞、静止性震颤等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脑梗死后合并帕金森综合征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临床治疗只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不能阻断病情发展[2],所以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的负担[3]。目前单用西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效果不佳,研究表明,应用补肾养肝的中药加上左旋多巴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左旋多巴[4]。现多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停颤颗粒进行治疗。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主要由痰湿、淤血、体虚引起,脑为主要病变部位;认为老年人气血亏损,外邪入侵易引起虚实夹杂之症。停颤颗粒的组方中,含有补肾养肝的当归、熟地、白芍等,其处方不仅能潜阳补阴、滋阳清热,其中的甘草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汤剂的疗效明显优于左旋多巴单用治疗。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治疗帕金森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结合两者的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H.Tohgi, T. Abe, M. Saheki, K. Yamazaki, T. Murata. Concentration of catecholamines and compared to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1997:4-5.

[2]周景想,韩洁,唐明,等.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证候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0).

[3]Willnek WK, Ludwing M, Lennarz M, et al. High_normal serum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re subject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00.

[4]赵虹,李文伟,高俊鹏,等.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2006,8(12):1957-1958.

上一篇: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测定... 下一篇:60岁以上社区老年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