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重庆天坑“积雪”之谜

时间:2022-10-28 08:48:04

在重庆彭水县太原乡半山腰一天坑里,暗藏着一个有三个足球场大的洞穴,令人惊叹的是洞内地上竟积淀着一层厚厚的白色粉末,宛若美妙的“冰雪世界”。如此巨量的粉末是什么东西?它从何而来?

神奇“雪花”是何物

该天坑位于太原乡花园村8组,深约40米。在天坑底部一侧的岩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横洞,横洞高约20米。

它的主洞腔十分开阔,足有三个足球场大,里面巨石林立、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岔洞更是错综复杂。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仿佛与外界是两重天,地上雪白一片,积淀着大量松散的白色粉末,最厚处足有一尺深,犹如冰天雪地一般。

一时间,相关学者对它的形成原因产生多种猜测。

它可能是人为留下的。因为,该洞入口处有人类留下的痕迹――几块石头垒成的灶,是当地人多年前在里面炼硝留下的。“炼硝不可能产生这么多的白色粉末。”李赛霜是重庆市登山协会教练,从事户外探险已有10年,曾在全国各地探洞数百个。他认为,多年前炼硝(俗称黑火药)在当地很盛行,但它的整个炼制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粉末。难道是有人搞“恶作剧”,故意将这些粉末带入,撒在地上的?而洞内白色粉末分布均匀,且面积巨大,是人工很难完成的。况且,这样做又有何意义?

同时,专家还排除了该洞是罕见冰洞的说法。因为,该洞与冰洞虽外形相似,但有本质区别,因白色粉末是一种固体物质,加温后不会融化。

粉末原是碳酸钙

那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呢?朱顺知(《中国宝玉石资源大全》重庆主编、重庆教育学院地质专家)说,大自然能“孕育”出的白色粉末有多种,但彭水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因此白色粉末最有可能是石膏和碳酸钙。随后,他取出部分标本,在放大镜下仔细查看,更坚定了他的判断。接着,他对白色粉末标本进行化验。

当他将稀盐酸滴到白色粉末上时,产生的大量气泡让他找到了答案。他称,该粉末不是石膏,而是碳酸钙。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遇到稀盐酸不会产生气泡。而碳酸钙一旦与稀盐酸接触,会发生强烈的反应,冒出大量气泡。因此该粉末肯定是碳酸钙。

确定了粉末的主要成分后,其形成原因也就迎刃而解。朱教授说:该洞穴形成起码经历了上万年,其基岩是石灰岩,石灰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再加上该洞独特的干燥环境,就形成了这种白色粉末。

(摘自《天下奇闻》)

上一篇:半分钟的亲近 下一篇:“不、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