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参与化学事故处置技术探讨

时间:2022-10-28 07:33:33

消防部队参与化学事故处置技术探讨

【摘要】化学事故一直以来是威胁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重大损失的类型事故,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处置此类事故的攻坚力量是新消防法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迅速、完备的处置流程在第一时间取得战斗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除指挥员指挥能力外,其作业环境、因素、装备条件也是部队成规模化作战的制约因素,本文将从化学事故的特点出发,论述处置该类事故中的人员防护、侦检、洗消环节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消防;化学事故;处置技术

引言

公众应急救援,一旦涉及化学事故,往往现场氛围紧张、人员极度恐慌、事故处置专业度高、人员伤亡重、影响恶劣,现场难以秩序控制。辖区应急救援力量作为处置这类事故的第一到场力量,应对辖区可能涉及的危化品生产工艺,种类、处置方式进行熟悉和演练,形成一套程序化作战模式。指挥员一方面针对此类灾害事故的处置,应形成固化处理模式,即明确处理程序,同时又能根据具体灾害事故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应对措施,以增强应对此类事件的突发应急作战能力。

1.化学事故特点

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是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突发性强,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并且发生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在风力作用下迅速扩散,短时间内波及大范围的人员。化学事故危害形式多样,爆炸会对人体产生物理和机械伤害;有毒物质进入身体,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中毒。化学品的危害途径广,受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吸入和皮肤吸收中毒;毒液可以经过皮肤渗透中毒;各种有毒物质的理化性质不同,造成不同的伤害效应。化学事故发生后,对空气、土壤、水源造成污染,其伤害效果需要达到数日,甚至数月。化学事故的救援特别困难,救援行动包括切断事故源、控制污染扩散、抢救中毒人员、疏散被困人员、对污染区域和人员进行洗消。组织指挥任务复杂,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人员防护

化学事故救援行动中防护的任务主要是在污染环境中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存和作战能力。防护是保证侦察、洗消、观察、急救各个方面战术行动能够完成的基础。

长期以来,消防部队的防护等级处于一种全包裹、全隔绝状态,这种保护下人员防护等级高,但是同时也会带来着装时间长、行动能力迟缓、体力消耗大、有限防护补给器材跟换频繁等不利因素、因此,合理选择防护以及明确防护装备使用环境进行优化选择,针对划分的不同危害区域进行划分有助于作战任务在线性条最优完成。

2.1 呼吸道防护

按器材对毒剂的防护原理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类。目前全国消防部队普遍使用的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它属于隔绝式防护装备的一种,其在使用过程中面罩内的压力始终大于外部环境的大气压力,从而保证有毒、有害气体不会被人所吸入,能够有效的保障佩戴者的安全。缺点在于气源来源于非作业现场,储气量有限,使用时间较短,大量实验表明,空呼在火场状况下使用大多在25~40分钟,而在重负荷条件下,气源消耗量更大,近年以来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高层、地下建筑等由于空呼器供气时间短,时有伤亡事件发生。

过滤式面具,由于气源来源于作业现场,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只要环境气源氧浓度高于18%人员即可长时间使用,但由于事故现场环境复杂,燃烧分解产物成分繁多,因此对过滤层要求较高,这点也是制约过滤式防护装备在消防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皮肤防护

消防部队在处置化学品事故时,根据距离事故地点的远近划分危险区域,进入重危区的人员防护必须进行全身隔绝式防护,即采用重型防化服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对进入重危区人员要做好详细登记,并采用梯次进攻的方式对作业攻坚组实施掩护,主要任务实施侦检、控制、处置等特殊作业。区域的划定则根据风向做具体调整。而针对立体建筑、构筑物,其重危区的划分则可根据建筑有无通风系统而单层、立体划分,警戒区的划分应机动灵活。同时根据灾害事故现场的特殊环境可能造成高温、高热对皮防装具的影响,因此人员内部应着纯棉或相应材料服饰、以防止特殊状态下的服饰粘连损害。

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侦检

通常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队在通过接警便可大致确定事故处置种类,但由于部分特殊原因,有时危险物质不能有效确定,或是需进一步确定,此时在通过初步侦查的前提下确定事故类别,并确定相应的侦检器材有助于确定事故处置方法。同时根据特殊原因应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例如处置具有中央空调、放排烟系统的建筑,应在第一时间关停送风系统,以防止危险源通过管道蔓延而形成立体危险源。

化危品处置多年来消防部队已经经常处置,这类事故在预先处置前则已经对危险源有明确认知。对于该类事故的侦检主要是对进入重危区人员的防护要求以及侦检器材的选定。化学事故对于密闭空间的侦检顺序应为氧气、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消防部队的化学事故侦检,最首要目的是明确灾害现场环境是否致命,对于这点来最准确最直观的方式可以采用动物实验,处置部队侦检同时可随车携带白鼠、兔子等哺乳动物,到现场侦检的同时将活物置于侦测环境,动物的生理形状对于事故的最初判断及防护等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洗消

在处置化学事故时,防护和洗消两者必不可少,救援人员利用防护器材进行人员防护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核生化沾染的直接伤害,但是防护只是一种与沾染相隔绝的暂时性措施,而根本措施是洗消。

洗消的目的在于保障生存、维持和恢复救援能力。以此对应,洗消可分为局部洗消和完全洗消两个等级。而消防部队通常洗消点应设立于轻危区与安全区交界处、内部人员必须通过洗消单元才能进出事故区,这样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危险源的蔓延。洗消的同时应对废液实施回收或集中处理,防止造成水体,环境等二次污染。

4.1 局部洗消

局部洗消是对受染对象的受染部位或重要部位进行洗消处理。通常是受染分队指挥员组织受染分队利用本身装备的制式洗消器材或就便器材自行洗消。

其一般顺序是:

皮肤洗消:消防部队配备的最常用的皮肤洗消剂为敌腐特灵等渗透类洗消剂,它是一种水性溶剂,内含一种吸收剂,它能与侵入人体表面的化学物质立即结合,使生成物质为中性,然后将其排出,要求受害者在1-2分钟内完成洗消;

个人服装、面具、手套和单兵装备的洗消:一般采用煮沸、浸泡等方式洗消;

装备的操作部位及活动区域的局部洗消:一般采用压力洗消剂进行逐点、逐行洗消,要求洗消过程不留空白点。

4.2 完全洗消

以恢复救援能力,重新建立正常的生存条件为目的所采取的洗消。完全洗消后,人员可以解除防护,但要定期对沾染情况进行检测和观察人员是否有中毒症状。完全洗消要有充分的时间和后期保障,要有洗消专业分队的技术保障。由于沾染的复杂性和上述条件难以满足,完全洗消通常难以完成,必须在完全洗消和撤出沾染区二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4.3 洗消方法

究其反应机理,洗消分为物理洗消、化学洗消、生物洗消、自然消毒。

物理洗消:冲洗洗消、吸附洗消、蒸发洗消、反渗透洗消和机械洗消,由于危险源本质属性没有改变,而只是将其转移,因此对应着手应对洗消带来的危害,洗消完成后着重检测洗消废液,避免次生效应的发生;

化学洗消:使危险源在化学条件下断链、失活,要求洗消剂专一,可以达到危险源真正消毒;

生物洗消:通过生物技术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自然消毒:即风化消毒,在自然条件下洗消。

以上洗消方式的选择根据危险源不同状态而有所区别,因此其洗消剂的选择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指挥员应根据不同污染源选择适应灾害现场的洗消作业,有便于事故影响第一时间消除。

5.结束语

抢救以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作为消防部队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下的任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赋予的各项职责,其根本在于特种作战环境下指挥员的战略战术决策和各类救援装备的合理运用。对于一线的基层指战员来说,应全面掌握化学事故特点及处置战术方法,提升消防部队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翔.浅谈消防部队应对危险品事故的洗消技术[J].科技资讯,2013.

[2]代凤华,白伟,爨斐.危险化学品事故毒物洗消剂的选择[J].河南科技,2011.

[3]陈家强.消防部队参与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有关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技,1998(1):2-9.

作者简介:林泽年(1981―),男,福建宁德人,宁德市消防支队司令部警训科副科长。

上一篇:氧化铝生产中提高压滤机产能的方法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