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迈进6.0Gb/s时代

时间:2022-10-28 07:00:25

硬盘迈进6.0Gb/s时代

近年来,CPU的处理能力大幅提高。但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介质――硬盘的传输速度提高幅度不大,逐渐成为系统的瓶颈。

2001年,希捷科技提出Serial ATA(SATA)接口标准,大大提高了硬盘的传输速度。2009年下半年,逐渐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希捷科技在交出亮眼的财务报告的同时,将SATA硬盘的传输速度提升至6.0Gb/s。自2004年SATA 3.0Gb/s标准(一般简称SATA 2)推出以来,硬盘的存储带宽在时隔5年之后又提升了一倍,为计算机整体性能的提升奠定了新的基础。

Barracuda XT应运而生

在2009年9月召开的IDF上,希捷科技展示了SATA 6.0Gb/s(以下简称SATA 3)技术。8年前,希捷科技同样是在IDF上展出了第一代SATA接口标准――SATA 1.5Gb/s,掀起了从PATA(并行ATA)到SATA的一场变革。SATA 3最大的改进在于,提升了硬盘传输的理论带宽。目前通行的SATA 2标准的理论带宽为3.0Gb/s,实际传输带宽的上限为300MB/s,而SATA 3标准的理论带宽达到了6.0Gb/s。

希捷科技推出了支持SATA 3标准的硬盘产品――Barracuda XT。这款产品除了采用SATA 3接口之外,还具备目前最高的368Gb/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4个盘片的存储容量达到2TB,并采用64MB高速缓存。希捷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存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与SATA 2接口的Barracuda 7200.12 1TB硬盘相比,Barracuda XT硬盘的性能有较大提升。在PCMark Vantage的测试中,Barracuda XT的得分比对照产品高出22.2%;而在视频编辑和游戏应用方面,Barracuda XT的性能提升了29.3%。另一方面,Barracuda XT的极限传输速度测试成绩也非常优异。在HD Tach测试中,其突发速度达到了300.9MB/s,超出了SATA 2 300MB/s的上限。Barracuda XT硬盘的总得分比SATA 2对照产品高出约30%。

考虑到64MB缓存为性能带来的贡献,Barracuda XT硬盘SATA 3接口在性能方面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硬盘传输速度的瓶颈不在接口上,而是在盘片的密度上。这也是Barracuda XT突发传输速度提升幅度远大于平均读写速度提升幅度的原因。希捷科技中国区总经理杨建初坦承,SATA 3带来的并非立刻、全面彻底的性能变化。在未来两三年内,更多新技术的出现会进一步提升硬盘的性能,也能更充分地发挥SATA 3接口的潜能。

继续推动技术革新

在从PATA到SATA再到SATA 3的发展过程中,希捷科技功不可没。希捷科技并不是单纯的产品供应商,而是作为技术革新的积极推动者,不断推动相关技术标准的发展。杨建初表示,希捷科技每次推出新的硬盘接口技术,都早于实际的硬盘传输速度需求1~2年。正是这种对提前量的把握,才使得硬盘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遇到接口的瓶颈。与此同时,希捷科技还不断投入与硬盘性能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技术创新。

“持续在核心技术上投入是保持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杨建初表示。希捷科技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是持续不断的。希捷科技的财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四个季度里,希捷科技通过一系列手段将管理成本降低约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希捷科技依然保证了两亿美元左右的研发投入。

“要在硬盘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最重要的是提升单碟密度。为了实现单碟密度的提升,磁头、马达和碟片的技术都要跟上。希捷科技拥有磁头、碟片和马达的研发机构,并持续地在这些核心技术上进行投入。与此同时,希捷科技还致力于研发下一代存储技术。”杨建初说。

在技术革新上的投入给希捷科技带来了实际的利益。2010年第一财季,希捷科技的毛利率达到24.5%,较上一财季的17.3%有大幅度提升。杨建初表示:“在上一财季中,希捷科技基本完成了向单碟500GB的过渡,这对降低产品的成本有很大帮助,也是毛利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稳步走向未来

在过去的半年里,硬盘市场快速回暖。“上个季度,业内人士普遍预测,硬盘市场规模为1.4亿块,但实际市场规模为1.53亿块。”虽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杨建初表示,“希捷科技未来依然会采取稳健的策略,不会盲目扩张。”

希捷科技还积极投入新的存储技术的研发。例如,希捷科技正在密切关注SSD。另外,希捷科技还在实验室中研发热辅助技术等下一代存储技术。不过,鉴于硬盘上存储的数据的重要性,希捷科技在硬盘技术的研发方面依然采取稳健第一的原则。

“现阶段,希捷科技将专注于磁盘密度的提升。此外,希捷科技还将不断拓宽产品线,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希捷科技业绩的提升就不是问题。”杨建初表示。

上一篇:中小企业邮件归档:外包还是内部归档 下一篇:千万亿次HPC:软硬件挑战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