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

时间:2022-10-28 06:44:20

《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

《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模式可以被称为报业集团价值链管理中的“纵向一体化”,它不仅销售新闻纸等上游产品,甚至为新闻纸供应商及印刷厂提供纸浆、油墨等原料,深度介入整个上游供应链。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实现了对供应商的管理。

在《北京青年报》成立专业公司运作纸张耗材前,《北京青年报》与各方供应商只是简单买卖关系。多家造纸厂为《北京青年报》提供新闻纸,多家印刷厂为其提供印刷服务。2001年9月15日,北京青年报社成立北京青年报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北青物流公司成立后,北青物流承担了北京青年报社的印刷服务并作为独立的企业与分散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发生交易。北青物流凭借《北京青年报》赋予的采购优势,获得对纸厂和印刷厂极强的议价能力,并开始以此吸引除北京青年报社以外的其它客户。

随着北京青年报社以外客户不断增多、北京青年报社新办报刊不断带来更多的业务量,北青物流对造纸厂和印刷厂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来自北青物流的业务占印刷和造纸企业总体业务量的比例逐步上升,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凭借这一优势,北青物流进一步进入造纸厂和印刷厂的原材料市场,向自己的供应商提供各种原材料产品。北青物流将造纸厂、印刷厂等供应商的需求集中起来,又获得了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较强议价能力,从而可以向并非自己供应商的造纸厂和印刷厂销售原材料。

正是由于北青物流的这种资源整合和多元经营,使原本分散的造纸原料供应厂、造纸厂(包括供纸厂与非供纸厂)、各种报刊(北京青年报系产品与非报系产品)、印刷厂(包括承印厂和非承印厂)的部分业务围绕北青物流展开。

通过这一过程,《北京青年报》实现了向上游供应链的延伸。这一延伸不仅降低了《北京青年报》对上游物资的采购成本,并且其自身也创造了价值。2005年,北青物流的销售业务实现近1.5亿收入,近2000万元利润。

《北京青年报》的尝试只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诸多思路之一。事实上,在报业市场中,《北京青年报》的运作模式并不多见。这和《北京青年报》面临的独特市场环境有关。北京各类报纸,包括各部委、政府部门所办行业报数量众多,单份报纸发行量有限,这使同一个城市中产生大量零散需求。《北京青年报》可以以较低的运输和仓储成本整合这些需求,创造价值。

《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与北青物流建立交易关系的新闻纸生产商有4家,其中有两家是国内新闻纸生产业的巨头,另两家2005年的年产量则仅有2-3万吨左右,规模

上属于中小纸厂。北青物流的采购优势面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新闻纸生产企业较为有效,但面对规模庞大的新闻纸供应商,它的优势将不可避免受到弱化。随着新闻纸生产企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和集中化,北青物流凭借其购买力优势介入原材料销售领域的能力将受到挤压。销售规模难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虽然如此,北青物流集中起来的庞大的新闻纸采购量仍是一个较大砝码,至少,它仍足以得到更优惠的价格,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它也仍足以为《北京青年报》提供较稳定和持续的纸张供应。(张垒)

上一篇: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 下一篇:解读甘尼特的数字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