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财务风险分析及管理

时间:2022-10-28 06:13:35

谈财务风险分析及管理

[摘 要]现代企业处于市场竞争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发展逃避不了生命周期的规律,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风险,但也有部分企业由于不重视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不能及时进行风险政策调整,导致有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内部运营不当或外部宏观经济失调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现代企业处于高风险的内外经营环境之中,它们市场竞争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企业发展逃避不了生命周期的规律,有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内部运营不当或外部宏观经济失调而陷入财务风险之中。财务风险的发生从外部表现上是个突变的过程,但实质上是一个渐进式的累积的过程,是风险从量上变化过渡到质的变化。所以,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风险加以分析、控制和处理,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

一、财务风险成因及影响因素

1.财务风险的外源性

企业财务活动需要在特定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以及市场环境下进行,这些因素不但复杂多变,而且基本是企业无法控制的系统性风险,企业只能接受这些复杂环境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危机。在同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系统性风险对每个企业都是公平的,企业无法消除或控制这些外源性风险带来的财务风险,但可以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让企业逐步摆脱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财务风险的内源性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好坏都可以通过企业现金流来反映。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州债务危机以来,企业纷纷重视起现金流的风险内源因素。在资金筹集阶段,企业负债经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必然手段,当贷款利率低于企业投资回报率时,企业会因为负债而获得更多的权利利润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权益。当企业筹资时机不当或过度负债时,在经营不善丧失了偿债能力,企业财务风险也就出现了。在资金运用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不当,企业采用了激进型的资金管理方式,用流动资金补充固定资金;或将资金投资于风险比较高的领域,如投资于新产品开发或购买了具有一定风险的有价证券等等,都会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1.四阶段法

企业财务风险总是从从量上变化过渡到质的变化,会出现一些危机的先兆,这就为企业进行定性分析提供了可能。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正是基于此建立起来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该方法将财务风险划分为潜伏期、初症期、恶化期、破坏期,各个阶段的症状(见表1)。

表1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企业如果出现以上问题时,就要查明原因,特别是在潜伏期和初症期要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但四阶段症状分析法还是过于简单,而且有些症状通过定性分析无法准确界定,等发展到了恶化期或破坏期,企业往往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管理措施来减少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而无法逆转财务风险发展的趋势。

2.管理评分法

又称A记分法,他是调查导致公司破产的缺陷,按照缺陷的征兆进行对比打分,根据各种缺陷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来按照百分制来进行加权打分,得分高低和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呈现正相关关系。A记分法是基于企业逆境管理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通过管理评分表的是设计,试图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的问题,阿吉蒂的管理评分法简明易懂、有效,通过简单的调查就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而提早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分值对应状态及解决措施(见表2)。

表2 管理评分图

表3 管理评分情况表

无论是那种财务风险定性分析方法,都必须和财务报表定量分析相结合,来综合分析,进而发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源,为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提高必要的条件。

三、财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以确立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同时,财务人员要从资金运行角度进行风险管理,强调资金每循环一个周期的保值增值意识。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目标,要实现企业在可持续经营并带来稳定的利润和现金净流量同时,进行必要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管理层要强化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在企业进行运营的全部过程,要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来不断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是要加强企业管理当局的认识和有效执行,而要实现这一目就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形成管理层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要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按照股权的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原则要求,不断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真正实现企业各利益相关人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良性关系。二是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中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让内部控制变成每个员工的主动行为,而是不被动执行。三是要培养员工的主动意识。要按照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设置内部控制关键点,对某些控制薄弱、易发生舞弊行为的岗位实行轮岗制度或强制休假制度。同时充分赋予员工的内部控制权利,变自上而下的压力管理为上下结合的互动管理,逐步培养员工的主动意识。

3.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现代企业增长模式的转变迫使企业更加关注资本运行的质量,优化资本结构也应该要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要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减低资本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等手段,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经营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多借人资金,在经营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应谨慎从事经营和资金筹集活动,并抓住机会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待机会成熟时再借入资金以扩大经营,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尤其是债务结构时,必须考虑自身现金流的稳定性,防止因为调整资本结构带来了新的财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资本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参考文献:

[1]吴景杰,施绍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理论与实践,2009(06)

[2]张宏艳.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的探讨[J].计师,2008(9)

[3]张福南.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理论界,2009(06)

上一篇:浅谈对税收筹划和避税的认识 下一篇:火力发电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