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活语文教材提升职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刍议

时间:2022-10-28 03:52:23

关于用活语文教材提升职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刍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职业高中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本文探讨用活职教语文教材,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水平、社会实践技能与能力等诸项素质的基础上,关心和培育学生向纵深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双教材;可持续发展

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因此,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将影响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做人处事。学生通过语文活动,吸收前人创造的人文精华,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同时,学生在在交际和思维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有助于学生生活、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职业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

新版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相比,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特别注意理论学习联系实践应用。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教材安排了现代文阅读序列、文言文阅读序列、文学作品欣赏序列、写作训序、口语交际训练序列。教材的体例本身就体现了职业中学语文的实践性特点。教材这样安排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教材的特点就要求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何把语文课变成实践课。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传道受业的凭借和依据,又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范本和示范。教材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范本和示范。因此,职中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针对性地进行多方面交流,提高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尤其在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当今社会,职业中学教学中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目标有多个,其首要的目标是就业。但就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不能把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看得太狭窄。尤其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适应某种职业工作 都需要综合的职业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态 度,决不仅仅是“一技之长”而已。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应把职业教育定义为“就业教育”。 尽管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历经多次改革,更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但职教语文教学仍差强人意,改革步履为艰,有时甚至寸步难行。为什么?一般人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的人,才上职业学校。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职业学校学生的档次。所以,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比普高学生差。除此之外,职中学生不重视语文,我认为还有这样的几种原因:一是重专业轻语文,忽视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对语文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二是课外阅读量少,忽视语文学习的生活积累。三是教学内容疏离了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专业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殊不知,语文课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据了解,在大学,高职生专业一般强于普高生,但是文化课及综合素质比不上普高生,而这本身又制约了学生自身专业的进一步的提高、发展。这个问题, 长期困扰着我们,其中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

三、充分利用教材,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1、凸现职业特色,优化语文教学内容。一是注重语文基本功。俗话说,字是打门锤,字是敲门砖,高职学生如果写字时错别字连篇而且也极难看,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任用。许多职高生在思想上把写字仅当作个人的小事,而并没有将它提到职高生素质基本功这个高度去认识,平时不注重汉字规范知识的学习,书写马虎潦草、粗枝大叶。我从高一就让学生每天坚持练字,等到学生读完三年职中时,他们的书写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二是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现在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我们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为职高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础。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2.融合专业知识,优化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一方面是从专业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我上装潢专业的语文课,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就运用了“专业生成式”教学方式,从专业课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首先投影米洛斯雕像,让学生从绘画专业的角度来欣赏她,让学生利用专业资源去寻找“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专业知识与文本的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在学生认识到残缺美也是一种美时,我再把这一艺术规律引到绘画专业的“虚实相间”原则,通过向学生展示两幅“虚实相间”的作品,再设计让学生参与画一画《深山藏古寺》,引导学生从绘画领域拓展到文学作品,从而使他们既能从作品出发,又能把想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通过绘画与文学的交融体验、整合、生成新的审美观,使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能获得审美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并使之为专业发展服务,体现出专业生成的语文教学特点。此外,我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上一篇:让音乐点缀孩子的童年 下一篇:小学体育使用游戏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