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减少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

时间:2022-10-28 02:47:25

多措并举 减少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产生两极分化是每位数学老师都会面对的问题。这种现象到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地提高。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两极分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导致产生分化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因素。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明显,而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从心理上讲是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有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是先决条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由于初中数学难度加大,学科增多,学习任务增大,如果学生学习独立性、主动性不强,再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势必也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

(2)基础不牢固。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在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及时掌握,势必影响到后面新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也会导致两极分化。

(3)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听懂,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总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缺乏自学的能力,很多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往往通过死记的方法来学习,缺乏灵活性。于是就出现了“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现象。这种方法对于日渐加深的数学学习是行不通的。

2.教师的原因

有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法欠妥当。对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往往比较偏爱遵守纪律、听话、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那些纪律差、调皮、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不感兴趣,对他们缺少必要的尊重、理解和关怀。教师对学生的偏爱严重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3.家庭方面的原因

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而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的飞速发展期,其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关键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现在许多家长往往过分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对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无条件地满足,却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对孩子期望很高,却不关心孩子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只知道向孩子要成绩。面对父母过高的期望,孩子一次次地体验失败感,导致自信心缺乏,成绩不断下降。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做好一件事情,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对这件事有浓厚的兴趣,才会乐于做,才会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做。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正如台湾作家张鸿玉所说:“世间所有的极致、所有的唯美、所有的至善都来自于喜悦的创造,而喜悦是创造的唯一动能。”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学习。当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上下的工夫不少,学习态度也还端正,上课也比较认真,但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3.提高自身修养,合理安排教学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降低起点,循序渐进,分层教学的方法。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给学困生尽可能多一些的关注。同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每一个后进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进步,受到鼓舞,产生自信。对于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使学困生不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让他们有一些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因此喜欢学习,努力进步。

4.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学生家长应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对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等等方面的表现,做到及时掌握,一旦发现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及时纠正或者制止。家长平时要经常与孩子谈心,查看他们的作业,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与老师联系并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解决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老师也要及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家长进行交流,老师和家长双方密切配合,切实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减少学习中的分化现象。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