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礼炮队

时间:2022-10-28 02:17:52

在共和国的军队里有这样一支部队,她用一种特殊的“语言”,“战斗”在国家重大活动最前沿――

为新中国成立而诞生

1949年7月中旬,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下达了一个特殊任务,要求临时组建一支礼炮队,在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放礼炮。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司令部作战科长许欣之被任命为礼炮队指挥官,成为新中国第一支礼炮队的组建者。

许欣之接受命令后,和作战科副科长韩怀志及作战参谋沙复新商量,决定在各个部队选拔炮手和炮长,并制定了严格的选拔要求:第一,炮长必须是连排干部,炮手必领是班排干部;第二,炮手必须在战斗中立过战功;第三,用来鸣放礼炮的火炮必须是战争中的功勋炮。因为意义重大,炮兵们积极性很高,很快,160多名优秀炮手就在众多报名者中被选出。

炮手全部到位后,礼炮队立即到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集中训练。鸣放礼炮看似容易,要求却极高。7月的北京天气炎热,炮手们训练时个个汗流浃背。但距开国大典还有10天之时,礼炮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在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鸣放礼炮。

1949年9月21日下午,根据上级指示,礼炮队进驻中南海,炮位选在怀仁堂的左前方,炮口冲着中南海,仰角为35°。要求礼炮队在开会时用9门炮打出54发(响)。这对刚刚组建、展开训练仅仅2个月的礼炮队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队员心中激动、紧张交织在一起。终于,时针指向了晚19时,随着许欣之手中令旗的挥舞,节奏整齐的礼炮次第打响,没有出现任何杂音,成功为新中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拉开帷幕。

第一次“上阵”就打了个漂亮仗,这让礼炮队对在开国大典上顺利完成任务充满了信心。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为之瞩目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了!礼炮队身着专门制作的新军装,头戴钢盔,腰系武装带,足蹬长筒靴,个个威武挺拔,54门礼炮在天安门东侧向东一字摆开。15时整,开国典礼开始后,随着鸣放礼炮命令的下达,许欣之手拿小红旗一挥,“放”字一出,瞬间国歌声、礼炮声、人们的欢呼声让天安门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54门礼炮一齐鸣放28响,准确地在2分05秒内与奏国歌、升国旗同起同落,每一响的间隔时间仅仅是4秒多。

岁月虽蹉跎阳光依灿烂

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百废待兴、一切从头开始的局面。临时组建的礼炮队未正式列编,不久就被解散。那时只有在国家举行盛大庆典时才临时抽调部队鸣放礼炮。后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鸣放礼炮显得越来越重要。经总理提议,1963年8月1日,中国人民礼炮队在北京南苑正式成立,使用的礼炮是经过改装的30门日制山炮。礼炮队和三军仪仗队一起,同属北京卫戍区编制序列。从此我国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在迎接国宾时鸣放礼炮。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礼炮队组建不久,就被“”打断了。从1966年起我国开始了迎宾史上18年无礼炮的空白,礼炮和礼炮队从此销声匿迹。

1984年初,我国宣布:实行礼仪制度改革,恢复礼炮迎宾仪式。数日后,新华社公告: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将于3月23日正式访华。几乎是同时,重新组建礼炮队的命令被下达到刚刚诞生不久的武警部队。经反复考虑与斟酌,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武警北京总队十一支队。

十一支队受领任务后,立即着手筹建,从1000多名官兵中筛选了100名队员,队员入选的条件有3个:一是政治合格;二是身高在1.75m以上;三是五官端正,身体健康。

礼炮队成立了,可礼炮在哪里?大家心急如焚。官兵们集思广益,挑灯夜战,对战争年代缴获的小山炮进行了一番改造和包装:木轮全部换成胶轮,炮身除锈上漆,重新换套漂亮的炮衣,印上威严的武警警徽图案。不出半个月,旧炮即换新颜!

3月23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中国礼炮队重新站在了天安门广场。8门礼炮翘首蓝天,威武地挺立在广场上,24名礼炮兵精神抖擞守护在礼炮旁。下午17时15分,当日本国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相继奏响时,8门礼炮交替齐鸣,整齐划一地在北京上空响起。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天安门广场上,100门礼炮列阵,50门礼炮交替齐放,第一炮与国歌的第一个节拍齐响,最后一炮与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同落;中国礼炮兵在2分07秒的标准升国旗时间内,以4分25秒的时间间隔、整齐划一、准确无误地弹奏出28响轰鸣的华美“乐章”。从这一天起,共和国礼炮对就正式站在时代节点上,见证国家的每一次辉煌。

新中国建立以来,受到中国鸣礼炮欢迎的数百名外宾,无不对中国鸣放礼炮留下深刻印象。不少来华访问的贵宾甚至把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和惊天动地的礼炮声作为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同时写进访华日记中。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香港/澳门回归、十一届全运会、2008年奥运会、国庆35周年/45周年/50周年/60周年等,礼炮队在多次重大庆典活动中鸣放礼炮。恢复至今,礼炮队共完成鸣放礼炮任务600多次,迎接国家元首300多名。

艰苦训练兑现庄严承诺

礼炮兵所担负的每一次任务,都是追求完美的行动;礼炮的每一次鸣放,都是以毫秒为单位的精确计算。车队开进精确到分秒,站位、跑位精确到厘米……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为了达到这样的严格要求,礼炮兵们必须在5秒内完成取弹、装填、发射、退壳等一系列动作。操作动作虽然简单,但要做到迅速、一致,却并非易事。如果一个动作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时间上的偏差,使鸣响中出现杂音。 

鸣放礼炮要求跪姿操作,“跪,这是我们的基本功之一,不但要下跪,而且要跪出尊严,跪出威风。”礼炮兵们这样说。

训练场上,从弹箱到炮位是8m的跑道,每人要来回跑千次,跪千次。训练达标要求是每3分半钟装退炮弹210发,跪地12次,而且,礼炮兵们跪的不是柔软的沙滩,而是坚硬的水泥地。每人每天不间断地练,无数次地跪,裤子跪破了,膝盖跪肿了,肿了又破,破了又肿,最后在膝盖骨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更有甚者,拉伤了韧带,破坏了软组织。训练场上厚厚的水泥地,硬是让礼炮兵们跪出了一排排凹坑。

礼炮兵们除了练跪,还有一项训练科目是练站,用他们的行业用语叫形象训练。站墙根,站树根,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夏天,汗湿衣衫;冬天,手脚麻木;风天,砂石迷日;雨天,泥水一身。此外,礼炮兵们还要练颈直,在衬衣领上别上大头针;练腿直,晚上用背包绳捆上双腿睡觉;练腰直,睡觉时抽掉枕头。

专业训练同样非常艰苦。每门礼炮3名炮手,一炮手开栓,二炮手装弹,三炮手供弹,分工明确,动作简单,但这几个简单而机械的动作他们要练成千上万遍。

另外,每一次礼炮的更换,都会带来训练方法的改变。为尽快适应任务需要,从指挥员到每名炮手都要进行强化训练。第二代礼炮装备后,开栓推力一下从5kg增加到20kg,训练难度和强度倍增。时值隆冬,寒风刺骨,礼炮兵们用钢铁般的意志进行艰苦的训练。每天成千上万次的推上拉下,使得双手血肉模糊,但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形象重于生命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鸣放迎宾礼炮,迎接国家元首是21响,迎接政府首脑是19响,在乐队奏响两国国歌声中进行,要求歌起炮响,歌落炮停。多放或少放一响,就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礼遇规格,在外交上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保证万无一失,礼炮兵们一丝不苟地操作,出现过多少感人的场面。

风雨中挺立

1990年7月6日,塞拉利昂总统访华。迎宾仪式开始前,天突然下起大雨,原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宾仪式临时改在人民大会堂内举行。仪仗队走了,军乐队走了,只有礼炮兵们仍坚守在雨中的炮位上。36名炮手各司其职,像一组群雕,任凭风吹雨打,安然不动。围观的群众为之感动,有人送来雨伞,有人送来雨衣,礼炮兵们都谢绝了。风雨算得了什么,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听不到军乐,看不到迎宾台,惟一能看到的是那风雨中若隐若现的指挥旗。两国国歌的总长度为2分08秒。指挥员凭经验指挥,取得圆满成功!走下炮位,一群记者围上前来,摄下了这雨打“橄榄”的英姿。

万无一失有多难?

1988年6月6日,礼炮车队提前两小时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行至珠市口大街,意外地出现塞车,浩浩荡荡的车队排成长龙,礼炮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指挥员焦躁不安地看着表,距迎宾仪式开始只剩下20分钟,一旦延误时间,无论责任属谁,都将是一次严重且无法弥补的政治事故。指挥员当机立断,决定拉响警报,同时派人下车协调配合,硬是在拥堵的车流中挤出了一条“夹缝”,让一门门礼炮从堵塞的车流中“钻”了过去。车队到达天安门广场,距迎宾仪式开始还有最后6分钟。“能按时开始吗?”礼宾司的同志疑虑重重地问。“按时开始!”,指挥员胸有成竹地回答。仅仅用了5分钟,礼炮兵们就完成了卸炮、架炮、调炮、擦弹、架线、仪器测试、铺地毯等一系列工作。最后1分钟,炮手们调整一下紧张的心态,各自走上炮位。迎宾任务结束后,连礼炮兵们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一回真的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特殊腰带

礼炮兵们都有一条意义特殊的皮腰带。在这条腰带上,战士们用密密麻麻的字迹,记下了服役期间完成迎宾仪式和重大庆典活动鸣放礼炮的时间和次数。当兵2~3年,一个礼炮兵至少要在天安门广场参加30~50次以上的礼炮鸣放任务。由于高分贝炮声的震动,礼炮兵们的听觉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也许有人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欣赏动听的音乐,但他们心中却永远激荡着一曲祖国至上的交响乐章,为当一名共和国礼炮兵而骄傲。

上一篇:洛城枪战 第4期 下一篇:一名美国军士眼中的西方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