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合四物汤治疗习惯性流产55例

时间:2022-10-28 01:55:31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寿胎丸合四物汤 中医药疗法

习惯性流产属中医滑胎,其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是指连续自然堕胎或小产[1],且每次堕胎或小产多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于一般流产相同。西医治疗教为局限。而中医治疗独特且具成效。笔者遵照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寿胎丸合四物汤治疗本病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5例,年龄24~38岁,其中自然流产连续5次,第6次妊娠者4例;连续流产4次,第5次妊娠12次;连续流产3次,第4次妊娠者21例,连续流产2次,第3次妊娠18例,伴阴道流血22例(40%)。

诊断标准[2]: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滑胎”的诊断标准:①妊娠期间在上次流产的同一时期出现腰酸腹胀、下坠作痛,或伴少量阴道流血;②B超检查胎动、胎心波动正常,并于停经月份相符。

治疗方法:采用寿胎丸合四物汤,方药组成:菟丝子30g,阿胶15g(烊化另服),炒川断15g,桑寄生20g,当归6g,川芎3g,炒白芍20g,熟地15g;腹痛下坠加升麻3g,黄芪20g;出血加杜仲炭15g,焦艾叶10g,白及粉10g;日1剂,冷水浸泡30分钟,煎2次分2次服完。连续7天1疗程,症状消失后,每月的对应日连服5剂,以至到8个月后停服。如服1个疗程后,腰背酸痛、下腹下坠疼痛或阴道流血未止者,可加服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经治疗随访足月分娩;有效:腹痛、腰痛停止,3个月后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于停经月份相符;②无效:阴道流血不止,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已破),妇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进入难免流产。

结 果

治疗结果:治愈45例(82%),有效6例(11%)无效4例(7%),总有效率93%。其中1个疗程治愈26例(58%)2个疗程治愈19例(42%)。

例1:患者,女,30岁,牧民,2009年5月4日初诊,主诉婚后5年间妊娠3次均流产,均发生在孕后3个月。本次妊娠3个月,近日因劳作过累,腰酸腿软,下腹阵发性坠痛,伴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曾肌注黄体酮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口服维生素E胶丸、舒喘灵片无效。证见头晕耳鸣,少气懒言,神疲肢倦,纳差、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血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血压90/60mmHg,B超示:胚胎存活,胎心搏动144次/分。中医诊断:①胎动不安;②滑胎,证属脾肾阳虚,气虚血弱,治以温阳补肾,益气养血。方用寿胎丸合四物汤加味,药用菟丝子30g,阿胶15g(烊化另服),炒川断15g,桑寄生20g,当归6g,川芎3g,炒白芍20g,熟地15g,升麻3g,焦艾叶10g,黄芪20g,炒白术10g,甘草6g,患者连服7剂,诸症悉解,并嘱咐每月对应日(每月4日)来取药连服5天至身孕8个月停服,随访同年11月顺产1男婴。

讨 论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近年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中医称为“滑胎”。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大多为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等。习惯性晚期流产常为子宫颈内口松弛所致。多由于刮宫或扩张宫颈所引起的子宫颈口损伤,少数可能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此类病人在中期妊娠之后,由于羊水增长,胎儿长大,宫腔内压力增高,胎囊可自宫颈内口突出,当宫腔内压力增高至一定程度,就会破膜而流产,故流产前常常没有自觉症状。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亦可经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早期仅可表现为阴道少许出血,或有轻微下腹隐痛,出血时间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血量较少。一旦阴道出血增多,腹痛加重,检查宫颈口已有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如妊娠物全部排出,称为完全流产;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时,称为不全流产,需立即清宫处理。根据习惯性流产发生的时间可将流产分为早期习惯性流产及晚期流产。早期习惯性流产系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一般多与遗传因素,母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学因素等有关;晚期习惯性流产多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多与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母患疾病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可根据习惯性流产前有无正常生育史,将习惯性流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习惯性流产指与同一丈夫从无正常妊娠,多次在妊娠20周前流产;继发性流产是指患者与同一丈夫有过正常妊娠至少分娩过一次活婴,或虽然未分娩过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

中医认为滑胎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气血不调,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而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载,血有血养,胎元自然安固。导致冲任不固的原因主要有肾虚、气血虚弱。另外胎儿的形成于发育,不但需要肾的固摄,而且离不开血的营养。由此可见中医保胎以固肾为本,养血为要。这里寿胎丸固肾安胎,四物汤补血养胎。寿胎丸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中重用菟丝子为主药,以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3],张锡纯称之“最善治流产之药”,以川断、桑寄生、阿胶诸药辅之,桑寄生、川断固肾强腰固冲任安胎又止痛。予阿胶既入肝经养血又入肾经滋阴,为血分养血要药,四物汤之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补血活血以养胎。此方配伍严谨,不温不寒,补而不滞。临床上适当加入益气健脾之品,使先天后天同补,气血得生,胎元得固。故此,补肾健脾,调养气血,固养胎元,是预防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则。诚然,上述加味药物应灵活运用,不可拘于一格,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3.

3 赖海燕,李莉.寿胎丸加减治疗先兆流产57例.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6):771.

上一篇:“黄芪益通汤”结合针灸治疗产后小便不通53例... 下一篇: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人工流产后出血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