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粉中金的氢醌容量法测定

时间:2022-10-28 01:29:37

【摘 要】铜精粉中金的测定,文采用样品先经400℃灼烧1小时后再经650℃灼烧,王水分解,酸性溶液中用活性碳将溶液的金全部吸附,650℃烧去炭后,王水溶解金,金氧化成三价状态,蒸干,PH2-2.5的磷酸盐溶液中,用联苯胺做指示剂,用氢醌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本方法可检测0.3×10-6---××%范围。

【关键词】铜精粉;容量法;金

铜精矿中的伴生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对铜精矿中金的准确快速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方法采用火试金法测定, 方法较为复杂,劳动强度大,况且铅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时间过长,成本比较高。本文采用样品先经400℃灼烧1小时后再经650℃灼烧,王水分解,酸性溶液中用活性碳将溶液的金全部吸附,650℃烧去炭后,王水溶解金,金氧化成三价状态,蒸干,PH2-2.5的磷酸盐溶液中,用联苯胺做指示剂,用氢醌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较好,成本低,经与火试金法相比较结果相符。

1、实验部分

1.1试剂

(1)盐酸:分析纯(AR)和工业纯

(2)硝酸:分析纯

(3)氯化钾(AR):10%

(4)联苯胺指示剂0.1%:称0.1g联苯胺溶于数滴冰乙酸中,用水稀释至100mL。

(5)活性碳:粒度为200目,将已通过200目筛子的活性炭用1000mL氢氟酸和1000mL盐酸浸2-3天,再用蒸馏水倾洗3-4次过滤,烘干备用。

(6)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PH2-2.5)称取100g磷酸二氢钾溶于9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浓磷酸或氢氧化钾溶液调节至PH=2-2.5。

(7)氢醌储备液及工作液:准确称取分析纯氢醌0.8370g于400mL冷水中,加浓盐酸8.3mL,用水冲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相当于1mg的金.储存于棕色瓶中.再配成1mL相当于20ug金的工作溶液。

(8)王水:工业盐酸3份与1份硝酸混合而成。

(9)明胶:1%

(10)金标准溶液:取纯金(99.99%)1.0000g,加入新配王水20mL和氯化钾2g,加热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溶液中保持3.65%的盐酸0.3%硝酸、0.5%氯化钾备用.此溶液1mL含1mg金。

(11)取上述金标准溶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溶液中保持3.65%的盐酸0.3%硝酸、0.5%氯化钾备用.此溶液1mL含100ug金。

金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ρ(Au)=100ug.ml-1的金标准溶液1ml三份,分别于25ml的瓷坩埚中加入10%氯化钾3滴,2ml新配的王水于水浴上蒸干,再加入5滴盐酸蒸发至无酸味取下,加入磷酸缓冲液5ml,联本胺指示剂1滴,用氢醌标准溶液滴至黄色不出现为止。

2、实验方法

称取20g(200目)矿样,置于瓷舟中,放入马沸炉中由低温升至400℃灼烧保温1小时,再继续升温至650℃灼烧2小时左右,取出冷却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25ml左右的水润湿样品 并搅散,加入新配王水60ml搅匀后盖上表面皿于电热上加热煮沸保持1小时左右取下。趁热加入1%明胶2ml或1%动物胶1ml,搅拌均匀放置片刻,加水至100ml移至预先准备好的活性炭吸附柱及抽滤吸附柱装置上抽气过滤,用2%王水洗烧杯和漏斗3-4次,取下布氏漏斗,用10%盐酸洗8次,用3%氟化氢胺胺热溶液洗3-4次,再用蒸馏水洗6次,取出活性炭纸饼,放入25ml瓷坩埚中,于马弗炉中低温干燥灰化后升温至650℃,将碳质烧尽,取出冷却,加入10%氯化钾3滴,2ml新配的王水于水浴上蒸干以下同标定一样。

2.1样品的预焙烧处理试验

2.2.1焙烧温度试验

焙烧温度对Au的浸出率影响甚大,如焙烧温度低,矿样中残硫高,影响Au的浸出;如焙烧温度高,硫的脱除率高,但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易使生成有Fe2O3结块,对Au产生二次包裹,使浸出率降低,按照试验方法,进行焙烧温度试验其结果为预焙烧温度应控制在400℃后升650℃Au可获得较高的浸出率。

2.2.2预焙烧的时间试验

选用适宜的焙烧时间对提高金的浸出率至关重要.焙烧时间短,矿样中的硫脱除不完全,金不能充分暴露,致使金的浸出率降低;焙烧时间长,易使生成的Fe2O3结块使金二次包,按照试验方法,预焙烧的时间控制在400℃1小时后升650℃Au可获得较高的浸出率。

2.2.3本方法与火试试金法比

本法与GB/T3884.2-2000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可见本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1本方法与标准方法结果比较

由表可见本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便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

[1]岩石矿物分析第一分册(第三版)地质出版社

[2]GB/T 8151.1~8151.14-2000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3]DZ 0130.1~0130.13-94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39.1—87精金矿化学分析方法,-----火试金发测定金量和银量.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5]原子吸收法和碘量法测定金的干扰和消除

作者简介

彭玉玲(1964-),女,高级工程师,新疆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实验室,技术负责,从事岩矿测试,Tel:0995-8330561,E-mial:

尚德 (1982-),男,助理工程师,新疆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实验室,从事岩矿测试

上一篇: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两例数控机床故障的诊断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