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学边创业,不仅仅为了生存

时间:2022-10-28 01:17:25

边上学边创业,不仅仅为了生存

大学校园里,总有一些“不务正业”的忙碌者。当别人或勤奋学习、或悠闲娱乐、或幸福相恋的时候,他们却或绞尽脑汁、或东奔西走地做着与大学生不太相称的事情。

并不都是因为生活所迫。他们打破最原始的做家教的勤工俭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出击,开始在校园里、在校园周边,甚至在寝室里、在写字楼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甚至创办公司。在这些学生中,成功者不乏其人,不成功者也折腾出一些经验。

2005年“感动中国”获奖者洪战辉在校园里向同学推销笔芯,完全是为了生存。就是那小小的笔芯加上他那特有的坚强,使他和妹妹才能顺利地上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在同龄人中,洪战辉遭遇了更多的苦难,但也正是他的不甘示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铸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如今,大学里仍然活跃着一些“校园先锋”,但与洪战辉不同的是,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校霸”T恤:两个月赚5万

丁丁是个大二女孩。就读于北方某重点大学。

每到夏天,T恤衫成了最大众化的服饰。在与一位网友聊天时,她得知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T恤衫都是广东生产的,而且那边价格很便宜。丁丁脑海里闪现出一个问题:如果校园里有一半人穿的是我卖的T恤衫会怎么样?

她心头不禁一热。她马上到网上查资料,发现在东莞,一件T恤低到5元钱。这一发现让她兴奋不已。她想,女生喜欢买衣服,更喜欢买质量好又便宜的漂亮衣服。如果直接到东莞进货,拿到学校里卖,做到同等质量我的最便宜,同等价格我的版式最漂亮,那同学们没有不买的理由啊!

丁丁制订好计划,亲自到东莞考察。结果她第一次就以6至12元进了一千件。因为没有中间环节,她的利润空间更大,每件卖到15至30元。

回校的当天,她就拍了各个版式的样照,发到自己的网络空间,然后到校内论坛发公告。并且到外面印了一些传单,有的张贴出去,有的直接送进了学生宿舍。她还采取了以宿舍为单位的5件起团购价。因为款式新潮,质量好,她的第一批T恤仅一周多时间就销售一空。

因为送货上门,她不得不雇用了三名同学,真正地成了一个小老板。因为生意的火爆,丁丁及时地向周边校区拓展了“战场”,使她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足足赚了5万元。

而今,丁丁梦想着让她的“校霸”T恤霸占整个高校校园,她也在为用同样的模式推销新的产品设想着。

插图插出五彩世界

杨柳不是学美术的,但她有这方面的特长,而且画得一手好插图。她最初用画赚钱,是参加了一个企业举办的漫画大赛,她得了三等奖,奖金500元。这500元奖金虽然不多,但让杨柳认识到,兴趣是可以变成财富的。

后来她发现一家出版社招插图作者,她与编辑联系了一下,按照书稿画了一些,竟然真的被采用了。这次她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一千元。从此,她便与这个出版社建立起了联系,每个月都要做两三本书的插图,收入在四、五千元左右。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业内对她的作品都很认可,也有别的出版社开始找她合作。一个人实在承接不了那么多的业务,杨柳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那年,她正上大四。别的同学都忙着出去找工作,她却在为能不能及时为出版社交稿而发愁。

宿舍成了安全套超市

夏新,大三男生。

在参加一个公益项目的培训后,他得知校园周边一些小药店和钟点房提供的安全套存在品牌杂、质量差的问题。现在,大学生情侣婚前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绝大多数不知道有些安全套存在着质量问题,这也会给大学生情侣带来不必要的身心伤害。

为了减少不安全的安全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夏新决定在开展安全普及教育的同时,为校内同学提供质量绝对可靠、价格绝对低廉的安全套。

于是,他通过特殊渠道进了一批高质量的安全套,在宿舍里开起了安全套超市。他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在校园网上提醒大学生们注意安全套质量问题,并宣传识别安全套质量的方法和性防护知识,同时说明自己所提供安全套的来源、价格和优势等。为了避免尴尬,夏新采取短信订购、送货上门的方式,而且他与女友明确分工,他为男同学送货,女友则为女同学送货。

夏新的宿舍安全套超市,不仅站在公益的角度避免了学友们使用劣质安全套的机会,更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有人问到夏新毕业后去干什么,他说继续在校园里卖安全套,而且要把触角伸到很多个校园里去卖。

宿舍直投,投出一片新天地

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各路商家争抢的最大消费群体。很多商家早就把“触角”伸进了校园,将自己的宣传资料或到处张贴,或想办法直接投送到学生宿舍中。

大二男生何壮从中看到了商机。他的发现是,很多商家雇用不同的人,把各种宣传资料在不同时间送到宿舍去。何壮的宿舍几乎每天都有人送来宣传单,他想,如果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送进几十个商家的传单,不是省了很多人工和力气?而对于那些商家而言,也可以少些投入。

何壮由此想到了自己赚钱的办法。他以一半的价格拉拢这些商家把投送的业务给他做,然后他把多家的宣传单按照统一的规则订成小册子,美其名曰“优惠券周刊”。何壮想法一定,便留意将别人投进来的宣传资料积攒起来。按照联系方式与这些商家联系起来。商家所关心的无非是“价格要低,效果要好”,而他的“优惠券周刊”对学生而言更适用,加之新颖和信息量足,更能在宿舍中有效传阅。而作为一个要长期做下去的校园投送项目,自然会比那些临时雇用的更负责,投放会更到位。

因为这些原因,商家们都愿意与何壮合作。他以一万份为一组,去除印刷费和投递成本,每期净赚6千多元。

276个学生股东的校园超市

西南财经大学有个很有名气的超市。这是一个由276名在校生组成股东的股份制超市。组织者最初贴出海报:“只要你是在校本科生,哪怕只有100元,也能过一把股东瘾,参与公司运作!”每股股份发行价是100元,每人限购8股,每个月一次财务报表,允诺每学期期末分红。短短几天,共从276名学生中募得15.56万元。

这个超市按照法定程序召开了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并配备了各部门的专、兼职人员。很多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能得到报酬,还能到期分红,更能锻炼学生们的能力。超市的整个运营,从采购、宣传、销售到相关的策划和商业谈判,都是这些大学生们自己来完成的。

如今,这个超市已经发展成了校内电子销售平台,同学们只要在宿舍的电脑上留言,很快就有人将所购商品送上来。

走出校园,他们更有能力打拼

与其他同学不同,这些“校园先锋”们没有在大学岁月里“虚度”时光,他们以一种勇于尝试、勇于考验自己的精神做了很多与大学生身份“不沾边”的事情。

就是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让他们更早地领悟人生、更多地领悟创业艰难与成功的,让他们在大学时光中通过特殊的方式,提前锻炼了自己、实践了自己、证明了自己。

他们的这些经历,他们所获得的收益,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他们在实践中不只收获了金钱,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与那些“安分”的、没有校园创业经历的学生比,与那些缺钱了只想到去当家教或打零工甚至想一些歪主意的学生比,走出校园,他们更有能力为事业而打拼。

就如丁丁走出校园时,她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事业基础。她要让她的“校霸”T恤霸占全国高校。而她有这个实力的真正资本,是她在大学时积累的经验和她为自己创造的特有模式。

再如何壮的宿舍直投和“优惠券周刊”,大学毕业之后,这将是一份更强的事业。同样的商家,同样的受众,他可以将他的周刊“优惠”到同城的任何一个大学里去,而其经济效益,显然会以倍数增长。

校园里,究竟有多少商机?

有需求就有市场,大学生校园创业,既可以放眼校园内,更可以放眼校园外。

这种创业,既可以完全是为了生存与发展的,更可以完全是为了练手培养能力的。无论是哪种目的,只要以一种诚信利他的态度坚持下去,肯定都会有收获。

在校园里寻找商机,可以在师生们的衣食住行任何一方面考虑。最好做到某一产品的高质优价式的独供,就如洪战辉的校友大部分用的都是他供应的笔芯,就如前面的夏新专供放心安全套。

另外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外快”。很多大学生在网上愤愤不平,发表这言论那言论。很多观点、很多文章都很强,可是他们只知道在网上发泄一下,却不知道这些言论是可以卖钱的。东北农学院曾有位专门“卖字”的学生叫姜春康,上大学时,他几乎每天都有作品发表。每天写个千字文,几天后会发到报纸上。当别的学生还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他的稿费收入足可以养一家人了。

可见大学生不但可以找商机创造财富,还可以利用特长为自己创造财富。

在那些创业的大学生眼里,成功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探索并享受这个过程。他们所做的事情,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多少。

既然如此,大学校园的情侣们,你们还等什么呢?两个人一起创业,总比一个人耍单要好。那一双双虎视眈眈紧盯校园市场的眼睛,哪个有你们更方便?行动吧,为了更好地磨合你们的感情,为了更好地提高你们的能力,请对你的另一半说:“亲爱的,我们边上学边创业好吗?”

校园情侣携手创业的七大好处

一、获得经济收益,使两个人的生活质量更高。

二、能力培养,通过携手创业,两个人一起提高实践能力。

三、感情磨合,通过在一起的打拼,更容易发现对方和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发扬和修正。

四、经验积累,通过创业打拼一起总结积累经验,使以后不在相同问题上摔跟头。

五、财富积累,一旦事业成功,两人白手起家,更有成就感。

六、相互支持,创业顺心时一起分享,失意时彼此鼓励,总比一个人要好。

七、共同参谋,创业遇麻烦时可以一起参谋,在商业上,来自情侣的建议是最无私的。

上一篇:不上床的爱情 下一篇:爱,销蚀在房产证的署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