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相互穿插导线张力架线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28 12:44:36

两种相互穿插导线张力架线施工技术

摘要 本文根据某220kV输变电工程张力架线阶段中,多个牵张段存在两种导线相互穿插的情况,通过计算每种导线展放所需的线长,确定更换导线时的控制点位置,确保两种导线能准确展放到相应档距内。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穿插;张力架线;线长;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 TM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208-02

1 工程概况

某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为同塔双回四分裂导线,工程需新建双回路段线路长度2×26.9km,单回路段线路长度1×0.64km,共计68基铁塔(G1-G67,G5分为G5A和G5B),共有三种导线型式,各导线架设段如表1所示:

序号 塔基段 导线型号 档距长度

1 G1-G14 JL/G1A-400/35 4.30km

2 G14-G19 JL/G1A-400/50 2.55km

3 G19-G32 JL/G1A-400/35 4.97km

4 G32-G35 JLHA2/G1A-400/95 2.01km

5 G35-G40 JL/G1A-400/35 2.14km

6 G40-G43 JLHA2/G1A-400/95 1.58km

7 G43-G56 JL/G1A-400/35 4.76km

8 G56-G59 JL/G1A-400/50 1.28km

9 G59-G67 JL/G1A-400/35 3.56km

表1 三种导线架设基段及档距长度

根据地势地形、牵张场设置协调难度、安全系数等工程实际情况,将全段划分成六个牵张段,如表2所示。

序号 牵张段 导线型号 档距长度 备注

1 G1-G10 JL/G1A-400/35 2.36km 无

2 G10-G26 JL/G1A-400/35、JL/G1A-400/50 7.71km 两种导线

穿插

3 G26-G40 JL/G1A-400/35、JLHA2/G1A-400/95 5.90km 两种导线

穿插

4 G40-G43 JLHA2/G1A-400/95 1.58km 长江大跨越

5 G43-G61 JL/G1A-400/35、JL/G1A-400/50 7.14km 两种导线

穿插

6 G61-G67 JL/G1A-400/35 2.46km 无

表2 线路架设的牵张段划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2、3、5共三个放线段存在着导线穿插现象。在现有施工条件下,为了将导线安全、准确的展放到特定位置,必须对布线长度进行精确计算。

2 两种导线穿插展放施工方法

在选择牵张段后,当存在两种导线型号,且一种导线串接在另一种导线中间展放时,就需要对导线展放的线长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控制点,以便更换另一种导线继续展放。牵张段(G26-G40)存在两种导线穿插的情况,如表3所示。

两种导线穿插展放的施工步骤:

1)确定张力场和牵引场的位置,明确张力场和牵引场与相邻杆塔的水平距离和高差,以便计算张、牵机出口处到相邻杆塔的导线长度。若牵引机的相邻杆塔为耐张塔,便可将导线牵引至耐张塔处后直接进行耐张管压接工作,不用计算牵引机出口处到相邻塔的导线长度;

2)确定牵张场后,即明确了导线牵引方向,如表3所示G26-G40牵张段,通过线长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各种导线需要展放的长度;

表3 两种导线穿插时不同导线的展放线长(G26-G40牵张段)

本工程中,首先展放2.2km的JL/G1A-400/35导线,其次展放2.05km的JLHA2/G1A-400/95导线,最后换回JL/G1A-400/35导线,展放至走板到达G40塔(G40为耐张塔,导线展放至G40后,将直接进行耐张管压接工作);

3)导线通过牵引绳从张力场展放至牵引场,两种导线按照展放顺序依次完成展放。为了使导线展放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必须确定更换导线的地上控制点。本工程通过导线线长推算出地上控制点。

如表3所示,展放第一段导线(JL/G1A-400/35)所需线长为2.2km。由于更换导线是在张力机入口处将导线剪断,再将其与另一种导线(JLHA2/G1A-400/95)通过网套连接器相连接,因此需要考虑张力机上缠绕的导线长度为50m。第一控制点(观察走板的位置)应设置在距离JL/G1A-400/35导线线长为2.15km处所对应的地上点(从张力机出口处开始计算)。同理可以得出第二控制点(观察网套连接器)应设置在距离JLHA2/G1A-400/95导线线长为2km处所对应的地上点(从张力机出口处开始计算);

4)确定控制点后,应派专人进行监视,同时应派测量员在观测档(一般为档距较大,高差较小的档)观测该段导线的弧垂。在被观察物体(走板或网套连接器)距离控制点约200m时开始增加张力,在距离控制点约50m时达到要求的放线张力,即可以通过观测弧垂值来确定,在该张力下逐步牵引至控制点位置。

3 观测档弧垂及各档线长计算方法

展放第1段和第2段导线时,需要控制各段导线的线长。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张力机出口张力或观测档弧垂值来推导出所放线长长度。因通过张力机出口张力推导出的各档线长计算较为复杂,本文推荐采用通过观测档弧垂值来进行推导。

为了能计算观测档的弧垂值,假定一个放线水平应力,同时通过此水平应力计算导线各档线长。

1)弧垂值的计算

如图1所示,悬挂点A较高时:

(3-1)

其中:

(3-2)

H-架空线的水平张力,N;

σ-架空线的水平应力,N/mm2(或MPa);

-架空线单位长度的自重力,N/m;

g-架空线的自重比载,N/(m・mm2)

h-两悬挂点高差,m;

l-线档的档距,m;

la-架空线最低点O对悬挂点A的水平距离,m。

悬挂点A较低时:

(3-3)

其中:

(3-4)

(a)悬挂点A较高时(b)悬挂点A较低时

图1以悬挂点A为坐标原点的两悬挂点不等高架空线

2)线长的计算

(3-5)

在给定水平应力值下,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观测档的弧垂值以及各线档的线长。以展放第1段导线为例,将张力出口处至牵引场各线档的线长相累加,直到累加长度最接近第1段导线的线长为止,可以得出控制点便在下一个档距之内,且通过第1段导线总长度减去累加线长,便得到下一个档距内的线长LX。

通过公式(3-6),由线长LX便可以求出此段导线的水平投影距离,即地面上的控制点。

(3-6)

其中:

x-架空线线长LX的水平投影距离,m;

LX-架空线任一点P至悬点A的线长,N/mm2(或MPa);

la-当悬挂点A较高时,用公式(3-2)求得,当悬挂点A较低时,用公式(3-4)求得。

4 结论

本文结合某220kV输变电工程架线阶段,针对需要在多个牵张段内展放两种穿插导线的情况,提出了精确控制导线线长并找到相应控制点的计算方法,通过观测档弧垂来控制导线线长,顺利实现将两种穿插导线展放到位。

参考文献

[1]李博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架线工程计算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SDJJ 2-87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3]李庆林.架空送电线路工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6]刘振通.谈输电线路布线方案的选择及其施工[J].广东科技,2008(11):173-175.

[7]田宝柱.架空送电线路布线方案的编制及实施[J].吉林电力,2005(3):24-27.

[8]梁华浮.论输电线路布线方案选择及实施[J].广东科技,2008(16):115-117.

[9]李君章,秦江坡,胡治国,郑晓广,张璞.张力架线布线施工工艺[J].电力建设,2011(5):118-120.

[10]方伟,何明.高压输电线路放线施工CAD辅助布线[J].湖北电力,2008,32(4):32-33.

[11]李子力,孟凡宇.±800kV特高压工程导线线长计算[J].东北电力技术,2009(10):29-30.

上一篇:某大型牵引变压器产品出口包装设计 下一篇:新型站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