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对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影响不容忽视

时间:2022-10-28 12:43:22

股改对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据我们对辖区商行的调查,股改行的基层分支机构正按上级行的统一部署,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改革,进展良好,但是也显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几个问题

一是职工思想产生波动,抑制了基层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拓展。许多员工担心在改革中被淘汰,开始盘算自己的第二出路。还有一些员工认为股改后个人收入会大幅度提高,好日子即将到来,对股份制改造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盲目乐观。上述认识偏差,显然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正常拓展,人心不定、情绪不稳还容易诱发各类金融案件的发生。

二是贷款投放受到限制,弱化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这也必将进一步拉大本行与发达地区银行经营效益的差距,甚至危及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地的生存。

三是机构网点压缩过快,影响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股改行为顺应改革及上市需要,对原有的营业机构网点进行了大幅度撤并。机构的过度、过快撤销,使社会公众一时难以适应,给存款人带来了诸多不便,经常出现排长队存、取款现象,引起了客户的不满。少数银行在机构撤并过程中,未做好机构撤并的善后工作,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和形象。

对策建议

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一要密切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尤其是对员工思想中存在的过分担忧、盲目乐观、急切浮躁等消极情绪,分门别类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二要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人心不散、士气不降、斗志不减、安全有序。三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其适应改革发展所需要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使其自觉成为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共同为股份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不懈努力。

适时稳妥撤并机构。要立足辖区金融机构的总体分布情况,对撤并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分时间、分步骤实施,让公众有个适应的过程,减弱机构撤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冲击。还要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主动地与地方党政部门沟通,取得他们对股改撤并机构的理解和配合;让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和进展情况,取得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在机构撤并过程中要继续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切实做到“工作不脱节、服务不放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减弱”。

积极拓展业务市场。商业银行要抓住股改这一机遇,及时调整经营重点,在做好做大结算、代收代付、代保管等传统中间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业务品种,扩大中间业务范围,特别要重视发展、咨询等中介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商业银行上级行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经营规律,适当给予基层机构一定的贷款审批权,广泛推行综合授信制度,有效解决贷款审批和决策相互脱节的问题,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贷款效率。人民银行要加强信贷窗口指导,改进窗口指导办法,如把中小企业、个私企业贷款的投放比例和进度列入指导内容并进行监督,防止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只注重大项目、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和个私企业,确保给地方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上一篇:“微小贷款”更具盈利前景 下一篇: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在基层的效应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