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7个乡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情况调查

时间:2022-10-28 12:42:19

江川县7个乡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情况调查

摘 要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及治疗情况,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7个乡镇以村公所为单位逐个普查,重点对20~49岁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普查,全县共有育龄妇女46635人,普查17718例。结果:普查对象总患病率57.60%,生殖道感染患病率61.35%。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普查率37.99%,普治率46.08%。结论:应加强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加大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识宣传力度,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生殖健康服务项目。

关键词 农村育龄妇女 生殖道感染

2006年5月29日~2007年8月3日本站对江川县7个乡镇育龄妇女及50岁以上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普查普治,并对其普查率、患病率、治疗率及病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县7个乡镇(重点)20~49岁育龄妇女及50岁以上要求检查的妇女。

普查方法:为普查对象建立《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档案表》,各乡镇由专人登记,询问并填写年龄、地址、生育史、月经史、既往疾病史、避孕史及遗传史等,随机由医生进行B超检查,妇科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做实验室检查。各乡镇以村公所为单位逐个进行普查。

检查项目:①粗检:妇科、白带常规、电子阴道镜检查。②精检: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涂3%冰醋酸及复方碘液),白带染色检查。

疾病诊断标准:按照计生局及本站制定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参照中国人口出版社,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司编《全国计划生育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及指南》。

统计方法:各种生殖道感染采用分乡镇统计,并按个体所患病种分年龄组统计。

结 果

普查率、患病率及治疗率:本次共检查20~49岁育龄妇女及50岁以上妇女17718例(1345例因经期未作妇检),其中患生殖道感染10045例,患子宫肌瘤等疾病160例,总患病率57.60%,生殖道感染患病率61.35%,其中20~29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73.79%,30~39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61.80%,40~49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49.38%,50岁以上24.85%,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普查率37.99%;普治率46.08%。

病种及构成情况,见表1。

患病率与年龄关系: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30~39岁及40~49岁同时患有2~4种病种个体患病率最高,50岁以上同时患有2~3种病种的个体患病率最低,无同时患有4种病种的个体,可以看出30~39岁的育龄人群生殖道感染状况最繁杂。

其他情况:部分对象同时患有多种生殖道感染疾病,患其他病种如子宫肌瘤等0.90%。普查剖宫产后160例,患病53例,发病率49.53%。

讨 论

通过对17718例育龄妇女及>50岁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普查,发现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普查率较低,普治率亦低,得知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没有引起广大育龄妇女的重视,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全体普查育龄妇女随着年龄增加,各种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下降,30~39岁及40~49岁同时存在2~4种病种的个体发病率最高,特别是30~39岁的育龄妇女。各年龄组间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及同时患有多种病种的个体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可能与生育、性生活、避孕节育、经济、生活、医疗条件、环境因素、自我保健意识存在差异有关。

调查发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依次为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宫颈腺体囊肿、念珠菌性阴道炎、宫颈息肉、宫颈肥大、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管炎、慢性盆腔炎、前庭大腺囊肿、急性宫颈炎、外阴炎等。

本普查将育龄妇女按各乡镇及年龄进行分层,统计常见生殖道感染疾病患病率,寻找影响患病率相关因素。因技术条件有限,部分生殖道感染疾病没有列入普查项目,无法在登记表内详细列出与生殖道感染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故将对象按各乡镇及按年龄进行分析,这次普查的初步情况,可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表1 各乡镇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种及构成比[例(%)]

上一篇:包头市东河区女性高血压居民血压控制情况的流...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传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