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时间:2022-10-28 11:41:43

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摘要: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进入到了一个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迈进的新阶段,原有的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开放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 突出问题 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类高级科研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开始,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2009年国家招生计划已达到47.5万人,是1998年招生规模的6.6倍。研究生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次高层次的人才,同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探索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模式,协调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研究生教育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1 教学资源日益紧缺。

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需要大量的配套资源为之服务,资源的投入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导致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一,研究生数量与指导教师比例失衡。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均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但是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赶不上研究生的发展速度。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种失衡的局面致使导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第二,教学设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增长,教育资源的紧缺与研究生数量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术标准,培养目标大都面向科研机构和高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科研人员”和“专门技术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以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导向的硕士生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原先主要吸纳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上对硕士研究生关闭了大门,研究生就业遭遇了寒流。目前高校单一的学术型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最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率的大幅度下滑,很大程度上都与培养目标的定位偏离社会需求有关。

3 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虽已着手进行改革,但总体而言,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分化,在总体上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首先,入学资格过于僵硬化。由于研究生招生来源的多样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在职人员逐渐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入学资格更加宽松化与弹性化;其次,培养计划过于刚性,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导师课题制定独特的培养方案,而目前的培养方案缺少自主选择性,无法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要求;最后,培养方式上“学术门户”现象仍比较严重,研究生培养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师徒相传、各自为政的封闭框架中,缺少与其他导师学术间的交流,缺乏团体协作的精神,导致研究生论文创新不足。

二、开放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承担着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其培养水平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在研究生教育由数量向质量迈进的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和束缚,逐步建立开放化、多元化、灵活化的培养体系。

1 科学规划不同层次,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承载不同的职能和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科学规划不同的职能,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从层次结构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提升到博士层次。这一需求变化,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提出新的要求”。博士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科研人员和专门技术人才的重任,应当严格按照学术标准培养。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要遵循“目标对接”的原则,即明确硕士和博士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充分体现“双目标性”。一方面要为博士生提供优秀生源,为攻读博士学位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实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层次上的衔接。另一方面要承担为社会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日趋多样化,不仅需要科研人才和高校教师,更需要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学术型培养标准,对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树立不同的教育职能和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

2 改革招生方式,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招生方式是选拔生源的手段。选拨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人才选拨的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研究生入学选拨制度面临着突出的问题,这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总体上分析,目前研究生招生入学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秀生源,招生方式不够多样化,考试制度比较僵化、灵活性不强,对学术型人才选拔和应用型人才选拔方式雷同,两种人才选拔的各自特色不够突出等。因此,改革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建立优秀生源的选拔机制和录用机制,是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

首先,改革研究生入学方式和考试机制。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采用多元化的选拔机制,突出不同人才选拔方式的特色。尽管国家统一考试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机制,但并不是最佳的人才选拔方式,一些优秀的人才会因此而被埋没。所以需要改革研究生应试考试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招生模式,突出不同类型考试的特色;加大复试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潜能,减少公共课考试在专业人才选拔中的障碍,使得考试制度变得更加灵活。在统一考试之外,还应扩大免试推荐、破格录取、本硕博连读等优秀生的比例,扩大导师在复试录取中的权限,消除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指标的弊端。

其次,实行导师招生名额申报制度,招生的名额与科研课题挂钩。改变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式的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再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最近几年的就业情 况,调整专业结构,限制就业前景不好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是保证优秀生源的需要。也是顺利实行培养目标的需要。

3 实行完全弹性学制,培养年限更为灵活。

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教育要实行弹性学制。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国各高校名义上建立了弹性学制,但许多高校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培养计划过于刚性、两学年课程学习制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提前毕业的可能性。研究生完全的弹性学制,应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富有操作性的柔性学分制度。

首先,制定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灵活决定学习年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也是充分发挥学分制优越性的关键要素。学分制突破了学年制过于刚性、缺乏灵活性的弊端,使培养计划更富弹性和灵活性。实行柔性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灵活安排学习计划,自主决定课程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年限,为真正的弹性学制实施创设可行的条件。

其次,利用和改进成绩考核制,实行免修制。对于一些公共课或选修课。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一些研究生如果在本科阶段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如果达到规定成绩的可申请实行免修制,自动获得学分。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考试的优秀研究生不仅可以节省学业时间,减轻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而且能缩短学习年限。

4 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推动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产物,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学徒式、专业式到教学式、协作式等多种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停留比较原始的阶段。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多样性。现代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培养系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变革。

首先,研究生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一个导师、一个学校培养的观念,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积极实行双导师或导师组制,革除单个导师的弊端,充分发挥集体联合培养的力量: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外的优秀导师为兼职导师或合作导师,着力解决导师资源紧张的状况,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其次,研究生培养要走出校园,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应用学科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协作培养机制,聘任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主管作为合作导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科研基地,锻炼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最后,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突破国界限制,与其他国家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深化研究生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开阔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竞争力。

5 健全导师负责制,改善教学模式。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科学研究中培养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并承担起资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的责任,真正使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完成培养过程。

其次,应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扩大导师权限,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录取把关、培养指导、助研资助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权利和作用,加强导师对培养过程的全程监管,实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制。

再次,要建立导师团队协作式培养。合作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也要承担在研究生培养中应尽的职责,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负责。

最后,在教学形式方面,应改变传统的导师讲授形式,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开设讲座、课堂讨论、研讨会、科研实践等。结合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学科、专业特点,大胆进行多样化指导方式的创新,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实行科研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树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理念,积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下一篇:试论快乐管理与学生素质本位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