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肢体抽动为首发表现的胼胝体压部脑炎1例报道

时间:2022-10-28 11:13:13

【摘 要】 目的:回顾分析1例以肢体抽动为首发表现的胼胝体压部脑炎患者临床资料,为该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例出现反复肢体抽动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颅MRI平扫结果、脑电图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为单侧肢体反复抽动,之后发展为四肢抽动,主要症状为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入院首日头颅MRI平扫显示T1WI/FLAIR/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入院4d后意识清楚,治疗后恢复正常,DWI呈低信号,双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12d后复查头颅MRI异常信号消失。结论:以肢体抽动为首发表现的胼胝体压部脑炎,在病因、临床表现、MRI信号特点方面均具有特征表现。

【关键词】 胼胝体压部脑炎;神经系统疾病;MRI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81-01

MERS又称可疑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症,是一种临床症状相对轻微的脑炎或脑病,以MRI检测发现胼胝体压部可见长T1WI.T2TW信号、DWI序列高信号,无强化可逆性的病灶为特点,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脑炎[1-2]。其诊断标准为:①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轻度意识障碍;②特征性影像学病灶;头颅MRI发现胼胝体压部可见长约T1WI/T2TW信号、DWI序列高信号,无强化;③1个月内完全缓解,呈可逆性良性病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未婚,20岁,因畏寒、发热2d,反复肢体抽动6h于2016年1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日受凉后出现发热,未测体温,感畏寒、寒颤,伴有乏力,全身不适,诉鼻塞,无头痛、呕吐、嗜睡、咽痛、咳嗽;无腹痛及腹胀;无腹泻稀便、粘液便、便血;无尿急尿痛。病后曾口服“小柴胡冲剂、氨酚咖敏片”治疗无效,起病第二日到私人诊所就诊,测体温39.7℃,静滴“头孢噻肟钠、地塞米松、清开灵、利巴韦林”等治疗后体温降至37.7℃,约2h后,患者开始出现肢体抽动,表现为右侧口角抽动,或下颌抖动,或单侧肢体抽动进一步发展至四肢抽动。患者意识清楚,无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0s,间隔1~5min发作1次。给予静滴“NS 500ml+10%氯化钾针15ml,转化电解质250ml,5% GS 500ml+25%硫酸镁针10ml,异丙嗪针25mg肌注”治疗无效,患者肢体抽动症状无改善。

1.2 实验室检查

1.2.1 查体 37.5℃,P:100次/min,脉搏整齐;R:24次/min,呼吸规则;BP:100/70mmHg。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未引出,布氏症及克氏症阴性。

1.2.2 血清学检测 化验WBC 5.33×109/L;%NEUT 82.5 %;%LYMPH 8.3 %;%MONO 7.7 %;%EOS 0.0 %;RBC 4.73×1012/L;HGB 134 g/L;PLT 203×109/L。ALT 56 U/L;TBIL 9.5 μmol/L;DBIL 4.9μmol/L;IBIL 4.6 μmol/L;AST 47 U/L;GGT 48 U/L;TP 68.2 g/L;ALB 45.3 g/L;GLOB 22.9 g/L。

1.2.3 头颅MRI平扫 胼胝体压部直径0.6cm,病灶呈椭圆形、界清、信号均匀,T1W1呈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1呈高信号。脑电图提示:正常范围脑电地形图。未见痫性放电波及其他病理波。

1.2.4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 C-YS 无色 ;C-ZD 清亮透明 ;C-DBDX 阴性 ;C-WBC 12 /mm3;C-GLU 3.66 mmol/L;C-RBC 0 /mm3;N-XBF1 - %;LBXB - %;N-CL1 117.1 mmol/L;C-ADA 2.5 U/L。ADA 2.5 U/L;CL 117.1 mmol/L;GLU 3.66 mmol/L。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阿昔洛韦0.75g/次进行抗病毒治疗,每天3次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患者基本临床症状消失。考虑患者低钠症状,给予补钠处理。给予患者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泵入治疗,补液维持血钠平衡。

1.4 转归及预后 患者入院后最高体温40.0℃,呈不规则热,发热持续4d后体温正常,反复抽搐4d后逐渐好转,入院第2日出现嗜睡,双下肢肌力4级,进食一般,4d后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恢复至5级,12d后复查头颅MRI异常信号消失。

2 结果

胼胝体压部可疑性病灶脑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临床多数为CT检查时阴性,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胼胝体压部,MRES,T1WI/FLAIR/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治疗后恢复正常,DWI呈低信号。

3 讨论

胼胝体压部可疑性病灶脑炎/脑病是一种临床症状较为轻微的脑炎或脑病,临床特点为经MRI检查可见现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可累及双侧对称位置白质。目前有关胼胝体压部出现可逆性病灶的机制尚不明确,相关文献报道[3]显示可能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但是并无直接证据。基于病灶的可逆性变化,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腮腺炎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等,还有细菌、肺炎支原体等;②水电解质失衡:MERS患者常常合并低钠血症,日本曾有报道显示30例MERS患者的血钠水平平均为(131.8±4.1)mmol/L,低钠会引起脑渗透压改变从而造成脑水肿;③炎症反应:MERS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可逆性病灶,是因为患者可能合并炎性细胞的浸润,当炎性因素解除后患者的病灶和临床症状即消失。

本患者频繁肢体小抽动,嗜睡,脑脊液细胞数偏高;头颅MRI胼胝体压部椭圆形孤立病灶,未见强化,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后复查头颅MRI正常。

参考文献

[1]李骏,鲁丛霞.以单纯感觉性失语为首发表现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08(2):84-85.

[2]赵立荣,吴晔,郭芒芒,等.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儿童病例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218-222.

[3]邱星颖,陈贞君,方嘉阳,等.以尿潴留为首发症状的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灶脑炎1例报告[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0):122-123.

(收稿日期:2016.04.15)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企业化运营模式研究 下一篇:新野县夏花生氮肥最佳经济施用量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