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力工程安全性措施

时间:2022-10-28 08:35:37

浅议电力工程安全性措施

摘要:对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它是一门新兴的软科学,仍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阶段,但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电力系统相继制定了发供电企业、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正逐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供用电;安全性;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安全性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它通过对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它是一门新兴的软科学,仍处于自我完善和发展阶段,但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电力系统相继制定了发供电企业、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正逐步推广与应用。在国电华中分公司的部署和领导下,在益阳电厂工程进行了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就是要降低和预防各类电气事故。常见的电气事故有:触电造成的人员伤亡,漏电造成的火灾、可燃物的爆炸等,短路和过载造成的电路系统火灾、设备损坏,缺相、欠压、过压造成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电气设备失爆造成的可燃物的爆炸,以及绝缘受损、保护失效、误操作造成的各种事故。

1.1触电及其预防对于人来说,安全用电就是要预防触电。电对人身的伤害就是指电流对人身的伤害。而决定触电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是触电电压,但触电电压又与触电方式有关。触电方式一般有:两相触电、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的单相触电。

1.2 漏电及其预防措施漏电是供电系统中常见的电气事故,尤其是煤矿井下。如果供电电网发生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而且还可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甚至使电气雷管提前引爆。

1. 3 防止误操作的有关措施①进行专门培训,使操作员熟悉操作流程;② 操作地点有操作顺序的明显标志;③可设置闭锁装置,如误操作则闭锁不会打开而不能进行操作;④操作时可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1.4 电气设备的防爆煤矿井下及具有挥发性可燃气体场所、可能产生爆炸危险的粉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具有防爆性能。对于以上场所,电气设备的失爆极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这样的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具有防爆性。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有: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采用间隙隔爆技术;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采用快速断电技术。另外,对于煤矿井下一定要杜绝超长距离供电。

2 接地保护

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屏蔽接地或隔离接地等。

1.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保护接地。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对电力系统来说,保护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只有在这种电网中,凡有金属外壳及构件的用电设备才可以采用保护接地来保证人身安全。

3.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如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比如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如果不进行重复接地,则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碰壳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的外壳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

4.防雷接地。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规范对利用建筑物基础和主体钢筋做接地极和引下线以及人工接地装置、接闪器的安装作了具体要求。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下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

3 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是电力许多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控制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但其查评工作较为繁琐,在时间及人员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手段,因而,以往的安全检查制度仍不能偏废,二者应结合进行。

3.2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自我查评上,“第三方”的查评只能帮助提高,因而,不能在自我查评时马虎应付、草率了事。

3.3对查评时发现的问题,应加以归纳分析,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尤其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整改时应有统一的要求和安排。

3.4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是一种通用性的查评标准,因各企业的情况不同,可能有些环节或设施“评价”中未涉及,企业需参照标准适当的予以补充或修订。

4 安全性评价的具体应用

4.1认真组织学习,广泛进行宣传,使各级人员真正领会、掌握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及实质内容,是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基础。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找出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预防事故的发生。为使各级人员充分领会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意义,掌握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从而能主动、积极、深入、细致地进行自查自改。

4.2加强组织领导,是安全性评价工作全面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关键。

安全性评价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部门广,评价的内容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为保证安全性评价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领导统一思想,在安委会上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安排,成立了安全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项评价内容及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将具体内容逐项落实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落实有关工作。

4.3科学的安排和合理的投入是安全性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在电建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最为突出的是时间上的矛盾,一方面,现场施工条件差、环境艰苦,施工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自查、整改及查评需要充裕的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5 安全性评价工作面临着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要求

5.1安全性评价要标本兼治。通过查评和整治,一些附着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表面现象被揭示,问题被暴露,也得到了整改,企业的安全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因此,需要建立并实施长效机制,研究治本之策,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5.2安全性评价要开好头,收好尾。安全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贬”而非“褒”,目的就是为了找问题,正是抱着这种怀疑的态度,安全问题上的瑕疵才被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评价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来看,有新问题,也有老问题,有些是原先未发现的问题,有些是老问题在不同的主体间发生了转移,交错发生,形成顽症,这说明整改工作不彻底或是没有做到举一反三。

5.3追求自然查评准则。一些单位为了能在上级查评中得到好分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遮遮掩掩;有些单位整改力度还不够或是存在着一些虚假现象,为了应对查评,往往会在事前进行突击,使查评失去了真实性,查评结果也就不能反映企业在自然状态下的正常水平。

结束语:为了加强电气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在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设备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视才能落到实处。监理在施工现场要多观察、勤检查,狠抓重点工序,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这样,电气的安全性就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梁锦铭.建筑电气安全分析与对策[J].广东建材,2004,(11)

[2]姜虓.谈现代住宅电气安全措施[J].电大理工,2005,(1)

上一篇: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试论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