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08:24:04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假设、为今后在体育教学中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育 促进 心理健康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55-03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同时也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世界排名第二的GDP使国人感受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享受,然而这一个个令人骄傲的成绩也让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在心理上的巨大包袱。“如何让自己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这一时代话题不登上人们的生活圈、讨论圈。发展速度的惊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了人的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使精神包袱一天天加重,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心理健康大多是因为心理压力造成,而心理的压力可以归纳为心理素质问题,心理素质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之后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起来的。他是后天环境和先天的合成产物。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气质和性格等多方面品性。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大脑结构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外在行为表现。然而正以高速发展中的现代社会,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学生未入社会就饱受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形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或阴影的学生人数几年来持续上升且常年居高不下,情况不容乐观。伴随中国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在心理学和教育岗位上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不要去抓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抓的问题。体育作为一门锻炼型、公共型科目,身上肩负着十分艰巨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该是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外在和内在表现,那精神健康有什么标准?我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处理外界影响;(3)内心和外界的相对平衡状态。健康应该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处事心态,其中体育锻炼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他对心理健康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学校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体育锻炼也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力表现,是培养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学院和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结果: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讨论对上述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

1、中国大学生的现状

经调查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生理、心理状况受到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健康状的影响,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从未放弃影响咱们原本纯洁的大学校园,学校已不是一片当年的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迫切需要解决。根据对以上三所学校约5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边远地区农村学生有或大或小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更是达到19%。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16.5%,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大约占有28.75%,其中低年级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比高年级高,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例(17.34%)比男生(16.07%)高,“郁闷”一词如今已被许多大学生常挂嘴边,心理疾病已经悄然入侵校园这片净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被调查学生中发现大学生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自责心理、过敏心理、冲动心理、反感心理、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异往困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加强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去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最大动力。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预设目标,以追求最大价值,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勇气,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喜爱程度是增强体育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兴趣,使他们爱上体育课,主动去参加社会活动。

3.2通过沟通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体育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创造融洽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和体育教师成为体育上的玩伴,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参与活动,没有压力,使他们更能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锻炼。

3.3课后渗透教育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性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不要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需要采取循序渐渐的措施,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障碍,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上一篇:改进健美操选项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