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假阳性\假阴性原因分析

时间:2022-10-28 08:12:16

365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假阳性\假阴性原因分析

(福建省永定县医院五官科福建永定36410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假阴性原因,使从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掌握新生儿听力障碍患儿假阳性及假阴性出现的常见原因,从而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发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了筛查的工作质量。方法:采用丹麦GN Otometrics公司生产的MADSEN型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尽早发现有或疑似有听力障碍新生儿,以及及时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尽早转诊进一步检查,获得确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结果:对365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阳性为182例,阳性率为5%左右,最后确诊阳性为5例,假阳性177例,假阴性3例。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对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原因分析,提高了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质量。【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复筛;假阳性;假阴性;干预【中图分类号】R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15-01 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据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0.3%,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率为0.1%―0.2%[1]。通过听力筛查,尽早发现听力异常患儿,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是有效预防语言发育迟缓和因耳聋致哑的关键,同时通过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原因分析,提高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质量。今对我院365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五官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的6月的3年期间,利用TEOAE对产科住院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均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进行测试,共3656例,其中男婴1895例,女婴1761例。1、2 方法:采用丹麦GN Otometrics公司生产的MADSEN型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筛查,对出生24―72小时内新生儿进行初筛,筛查都在新生儿测听室进行,环境噪声控制在45―50dB以内,新生儿均在安静或睡眠状态,清洁婴儿双侧外耳道,左右耳随机开始,测试前均需校准仪器及探头,将仪器探头紧密塞于外耳道外1/3处,小孔正对鼓膜。若初筛未通过婴儿,则在出生后4―7天内复查,通过者为假阳性;仍未通过的,再次在出生后第42天复查,通过者为假阳性;再未通过者,则发转诊通知单,通知家长在出生3个月内到有听力损失诊断资质医院进行进一步听力学检查,并作出听力损失诊断,并嘱及时回访,以上均需进行登记,同时进行相关原因调查。2、 结果2、1 共有3656例新生儿,24―72小时内通过3474例,通过率为95%;4―7天复查通过126例,通过率为70%;42天复查通过45例,通过率为80%;以上均未通过者,3个月内均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行听力学检查,最后5例确诊有听力损失,最后阳性率为0.14%,故假阳性177例;阴性患儿3年内随访,有3例后被证实有听力障碍,故假阴性3例。2、2假阳性患儿出现原因分析如下:(1)外耳道分泌物堵塞,外耳道经清理后复查为阴性,此原因为最常见,复查多在出生后42天。(2)中耳腔及外耳道有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残留,经吸收或清理后复查均为阴性,复查多在出生后42天。(3)测试探头放置不正确或检查前测试探头未进行校正,经调整探头位置及测试前对探头进行校正后复查均通过。(4)检查时,新生儿处于清醒及哭闹状态,也是造成假阳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进行听力筛查时为了使结果准确、快速,新生儿应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5)新生儿左右耳差异,由于新生儿一般喜欢偏左侧睡眠,致使左侧处耳道压扁,初筛查往往不容易通过,测试时牵拉左耳耳廓或隔天测试大多新生儿能够通过。据国内文献报道,右耳通过率明显高于左耳,左耳与右耳的通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胎儿长时间左前造成左侧外耳道胎性残积物有关,从而影响耳声发射的通过率[2]。2、3假阴性患儿出现原因分析如下(1)TEOAE检查阴性,只能说明耳蜗功能是正常的,不能排除0.3%的蜗后病变,42天复查时应加做AABR,以排除蜗后病变。此原因本院发现1例,患儿初筛时TEOAE检查通过,因其家族中有耳聋病人,建议出生后42天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后被证实为蜗后聋。(2)虽然出生时,TEOAE和AABR检查均阳性,但患儿可能出现进行性或迟发性耳聋,如病毒感染,听神经病和药物性耳聋等原因。本院发现1例听神经病患儿,出生时TEOAE检查阴性,有黄疸病史,一直持续2个月,初筛后一直未进行复查,2岁时患儿才会说“爸爸、妈妈”等简单词,家长反映患儿对声音反应较差,2岁6个月到上级医院检查,TEOAE和DPOAE均通过,AABR仅见Ⅴ波,确诊为听神经病。3、讨论根据TE0AE筛查结果,出生后3天内筛查通过率较低,存在假阳性可能性较大,7天内复查通过率提高,42天复查通过率进一步提高,故在初筛、复筛过程中,可能出现假阳性患儿,而在已经通过的患儿中,仍有少数听力损失患儿,即假阴性患儿。在出生后3天内,由于新生儿外耳道胎儿皮脂、羊水、胎粪等残留,而影响了测试结果,是造成假阳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新生儿听力筛查最佳时间为出生后的3―7天内,在出生后1个月,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育趋于完善,听力筛查通过率进一步提高,因此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不一定有听力损失。正常听力是语言发育正常的前提,正常婴儿4―9个月最迟11个月开始学习呀呀语,这也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标志性阶段。严重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早期缺乏语言刺激,不能在1岁以前进入呀呀语学习期,而且在语言发育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2―3岁内,缺乏语言交流,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导致聋哑。资料显示:通过传统的高危家庭登记管理办法,能发现约50%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通过常规体检和父母识别,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听力障碍患儿[3]。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因而在语言发育关键年龄段,就能得到及时干预治疗,使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影响。参考文献[1]张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 22(5):292[2]元贝儿 黄丽辉 蔡振华等 TEOAE技术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2006.13(11):777.780

上一篇: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