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时间:2022-10-28 07:28:4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果施工控制不当,很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只有切实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才能够切实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旨在与各位同行一起研究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之法。

【关键词】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TV5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的混凝土量大,施工情况十分复杂,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容易发生大量水化热现象,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发生严重的变形,产生严重的裂缝。

1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混凝土材料的影响

一是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在一定的作用下,混凝土会产生变形。如混凝土抗变形能力较强,就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反之,就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从而使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是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如果对混凝土的收缩考虑不到位,就会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三是混凝土徐变。在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就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还会产生非弹性变形,称为“徐变变形”。混凝土的徐变,可以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而引起的收缩裂缝控制在最低程度,使收缩裂缝得到最有力地控制。但是,混凝土的徐变,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如容易使预应力遭受到损失。

1.2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影响

一是控制好水泥及水。混凝土开裂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因为约束而产生的应力超过抗拉强度,不同的水泥种类及用量,就能够控制好收缩值及混凝土强度值。此外,还要控制好水泥的细度,以防止混凝土的开裂。二是严格控制含泥量。如果砂石等粗骨料的含泥量越高,越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开裂,并合理使用外加剂及掺合料。

2.严格控制配合比

配合比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如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易性及坍落度等,因此,必须充分设计好配合比,充分考虑到水化热的热量,这样才能够严格预防。

2.1选好水泥

水泥是影响大体积混凝质量的关键,只有做好混凝土的选择,确保水泥强度与配合比要求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使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得到有效地控制。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该选用水化热较热的水泥,确保这些水泥的凝结时间比较长。如果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水泥的水化热得到有效地控制。

2.2严格控制砂石料的级配

在选择石料时,必须确保级配的连续性,采用中砂,控制好砂石的空隙率、含泥量、吸水率及含泥量。此外,还要合理使用掺合料、外加剂,从根本上使水泥水化热得到有效地控制。为了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以试配资料为依据,严格加强对砂、石料的含水率的控制,还应注意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合理地调整,以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

3.浇筑前水化热温度计算

3.1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控制

对混凝土的温度及内外的温差进行预测,根据预估情况,采取控制大混凝土水化热的养护措施,切实做好测温布置及控制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浇筑质量。在计算内化热时,应该力求计算的准确、及时,避免出现疏漏。

3.2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温

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充分了解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并对泵车、人员及混凝土量进行计算,对浇筑时间进行预估,对混凝土供应量及所采用的措施进行测算[2]。

4.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时,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因此,要想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摸清大体积混凝土构造要求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控制在C25一C40的范围之内。应该充分控制好温度应力,考虑到构造钢筋混凝土可能造成的裂缝。如果地基为岩石类,应该在混凝土垫层上做好滑动层的设置,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所受到的外部约束少一些。

二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水平施工缝的裂缝控制。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加强对浇筑体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的考虑,充分考虑好施工阶段的内外温差及升温峰值,做好温度控制。一般而言,应该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应该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45℃以下,确保内外温差控制在30℃以内,控制好降温速率。在进行施工前,应该切实把握好近期气象情况,特别是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在冬期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季节做好相关措施的制定。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必需做好模板的选择,可以是钢模板、木模板及钢木相混合的模板。

4.2混凝土的浇筑

一是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该进行分层浇筑,并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做好施工缝的留设。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严格控制好摊铺厚度,如果采用泵送的方式,应该将混凝土摊铺厚度控制在在600mm以下。如果使用非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将混凝土摊铺厚度控制在400mm以下,并选用好振捣器,严防出现漏振或过振等问题,如果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二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施工,尽可能地将每层施工的间隔控制在最短时间内。在前一层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就要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不可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如果每层的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时,应该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量和浇筑面积比较大,如果浇筑厚度在3米以下,可以采用推移式浇筑法。

4.3大水平施工缝处理

一是对浇筑表面做好清除工作,如应该清除好表面上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将粗骨料均匀的露出来。在浇筑上层混凝土之前,可以充分地发挥压力水的作用,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清除,并确保混凝土进行湿润处理,但不能出现积水问题[3]。

5.混凝土的养护

一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满足温控指标。保温养护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确定,但不得低于一周。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二是混凝土浇筑后5±1h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浇灌层处理。塑料薄膜、草袋锯末等,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因而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便宜的材料,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

三是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天气炎热的季节,应该对砂、石等粗细骨料进行遮阳或降温处理。如果是采用的自备搅拌站,应该尽可能地靠近施工地点,并尽可能地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同时,对当时施工的气候环境进行预测,以确保混凝土拌制及浇筑到位。此外,还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做好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养护,严防因为养护不当而是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过早的初凝[4]。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施工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施工要求,深刻掌握大体积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根据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收缩性、水热化等因素,根据试验调配好配合比,并严格按照配合比做好水泥、砂石的调配,摸清大体积混凝土构造要求,加强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进行分层连续浇筑,确保振捣到位,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韶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30+232.

[2]赵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J].中国勘察设计,2010,04:46-48.

[3]刘力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要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1,26:130-132.

[4]倪平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56.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方向研究 下一篇:园林施工过程中细节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