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时间:2022-10-28 06:55:2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近年来,关于教学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分析,需特别指出的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为主导,其核心是以学生自主选课,当然,在教学中,相关决策者与建设者还是教师,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应被淡化。在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时,要把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训练及竞赛的开展以及体育社团、组织的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来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研究分析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界定

近年来,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复杂性,所以会出现对其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其实,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要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分析,有许多学者在其著作中有不同的见解。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绍曾、曲宗湖等人在其著作中就认为,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来形成性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还有许多著名学者也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就可以知道,教育模式的界定虽有不同,但其宗旨并未改变,通过对其文献的借鉴与总结,整体上可将体育教学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相关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原理与规则来制定出具有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模式的实践化过程,也是体育教学优化的一个过程。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现在,有关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与分析就是围绕现在的比较热点的两个问题来进行的,第一个是以功能结构的角度为出发点,把高校的体育视为是由三个紧密相关并且都具有其独有特点的体育过程来构成的整体。其整体包括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的体育过程、以课余活动训练为核心的体育过程以及以健身娱乐为核心的体育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虽然特具特色,都有其不同的结构和特征,但是每一个过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与作用。就目前来看,现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来讲与高校体育的三个过程是一致的。第二个是以体育课的课程性质为核心来展开的,也就是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俱乐部体育课三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由于近来新课标中指出教育要进行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进行教育材料的多元化,要结合当地教育来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过程。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来讲尤为重要。

三、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改革

就现在教育现状以及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来分析,我们始终得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改革与优化,我们得对现实问题进行以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探究。我们要进行课程开设的多样化,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单调,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突出参与主体,用内容丰富的课程形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对其心理与生理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然,教学设施基础也要同步优化。另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要想学生能积极快乐的参与其中,教师的力量不可忽视。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制,以此来对整个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对整体高校教育的模式改革的优化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

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其实质是对教学模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这基本上能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和性内容所在。面对多样复杂的体育教学,以及对现实情况的综合分析,要想构建更加优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就要求我们对其体育教育的多目标、多功能特征进行全方位的体现。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在这些方面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元化是未来的教育发展的趋势,任何一种模式对教育来讲都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要求我们进行革新,在发展的同时注重内涵的注入。另一方面,在其构建过程中务必要对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给予一定的重视,必须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才可。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也要求我们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进行盲目的改革,抛掉原本实质的东西。未来的教育必定是多元化的,简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社会发展需求,我们要对多种模式的教育进行结合优化重组,才能让其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样才能使高校的体育教育迎合社会需求,走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罗炯,郑兵.西部高校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现状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09,(3).

[2].郑旭东.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 (5).

[3].雷继红,贾进社.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4].陈海啸.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21世纪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唑肟钠中残留溶剂 下一篇:“检养修”改革后线路养护维修计划编制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