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急性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10-28 06:52:41

脑震荡急性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33-01

脑震荡是由轻度颅脑损伤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其特点是头部外伤后短暂意识丧失,迅即清醒,除有近事遗忘外,无任何神经系统缺损表现[1]。脑震荡是原发性颅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但是我们在急诊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脑震荡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损害,但其心理方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神焦虑、抑郁较为普遍,急性期患者情绪不稳定较为明显。研究发现脑震荡患者受伤后出现的精神症状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并不是脑组织器质性的病变引起[2]。脑震荡初期,一般在急诊科就诊,而急诊科工作任务重,工作节奏快,往往只注重降压及调节脑神经功能等常规外科治疗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根据急诊科工作特点及脑震荡急性期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心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护士仪表大方,言行规范,富有同情心和亲切感,主动和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使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增加。这是护患良好沟通、实施护理心理干预的基础。同时交流过程中护士可有意地进行一些自我表白,心理学家认为向他人作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白是建立有效关系的关键,可使对方感到亲切、信任[3]。

2 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避免声、光、噪音等不良刺激源,避免呕吐物等污秽对患者视觉的不良刺激,同时实施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从而缓解急性期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容易接受医学及心理治疗。

3 提供疾病本身的健康教育

患者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护士应重视患者的的自觉症状,并给与正确的镇静、安神、止吐等治疗,同时以医学及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给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等,消除病人过分的担忧,使患者对疾病本身达到全面而正确的良好认知,消除因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困扰,并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

4 关心患者的情绪反应

发现引起患者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从根本上给与耐心开导和安慰,以身心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与疾病所产生的症状的关系,教会其自我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同时禁止阅读、看报、看电视,避免用脑过度。

5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特别要了解病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关系、职业、经济状况、致病原因及实际困难,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同事多来探视陪伴,为患者提供清淡饮食,提供心理支持、提供经济支持等。

急诊工作中,为脑震荡急性期患者进行简单而必要的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不仅缩短病程,减少患者主观症状的发生,减少脑震荡恢复期抑郁情绪的发生,还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24.

[2] 陈文,鲍文公.颅脑损伤后综合征与非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学测评和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6(3):163-165.

[3] 郭常安.护理沟通[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41.

上一篇:老年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静脉点滴血必净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的观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