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德”,如何“行”?

时间:2022-10-28 06:39:29

“德行”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成了骂人的话,但如果把这两个字“奖”给时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一些企业和企业家们,应该说是实至名归、受之无愧!

不久前,居然有乳业生产厂家的高管发表观点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根本还是之前乳业标准太高了” ,或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在做怪,才导致了“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把食品这个“良心产业”做得彻底丧尽天良。

而在支付宝股权转移事件中,马云的举措备受争议,相信外商们会问:“中国企业是一个值得一路携手的合作伙伴吗?”别忘了,马云此前一直在高调倡导新商业文明,怎么道德底线与现实利益相撞就一击即溃呢?

还有,达芬奇家具挂意大利奢华品牌“羊头”,卖中国制造之“狗肉”,让企业品牌的诚信度荡然无存。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这件事表明火车不是在实验中运动,而是一种与公众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而当企业与政府职能混在一起时,更加考验对商业道德底线坚守。

上述的类似案例还可以举出很多,但它们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案例,每一次人们对于中国企业问题的探讨,其实都能追根溯源到一个根本问题上――商业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在中国商界,有财富无责任,有资本缺道德,只要发展的权利,不尽企业的责任,甚至不惜突破起码的道德底线、触碰法律的高压线,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二路径和生存常态。

应该说,中国企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管理和创新,还有道德问题。中国企业一直大而不强,难以产生伟大的商业机构,缺少对于道德底线的遵守,也许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我们深知,企业在利润与道德间一直处于“纠结”状态,正如诺和诺德有一年的环境社会责任报告的名字就叫做《两难问题处理报道》,报告声明:“我们并不装做拥有所有答案。我们相信公开和正直的价值观……我们经常发现自己要受到两难问题的折磨。我们的活动身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每天考验的领域。”

也许我们对于道德底线的坚持,意味着对于眼前局部利益的牺牲,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持续而久远的发展,出现一批源自中国的备受全球尊敬的商业机构。在复杂的商业世界中,帮助人们找到道德指南针的任务颇具挑战,但它所带来的益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中国商业社会已经迎来了必须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分”,如果我们个人与机构漠视道德底线,我们多年构建的商业大厦可能轰然倒塌,几代人奋斗而获得的品牌与声誉,可能会毁于一旦。

上一篇:网络营销巧奏“传播七部曲” 下一篇:看见系统:不能只想着“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