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南科大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时间:2022-10-28 06:22:24

给南科大多一点时间和空间

面对南科大的改革困境,人们从各方面进行反思;而对南科大改革困局的不同认识,也来自不同的方法论。首先,需要破除政府要求遵循现行制度的成规。南科大的困境来自这样一个改革悖论:如果放权,则无规矩可言;如果维护常规,则无改革可言。然而,要求实质性的改革合法合规,本身是不合理的。南科大去行政化、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改革,必然意味着破旧立新、打破常规;如果循规蹈矩,照章办事,那就没有改革。在这方面,需要学习的主要是政府。改革的方法论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中,同志对深圳的批示:“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现在需要的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实际行动。

此外,要消解基于国外制度变革的成规,对改革的程序性、规范性的理想化追求。在法治社会的西方国家,重大制度变革往往从“变法”开始,要在议会进行旷日持久的修法、立法讨论,通过后辅以财政支持依法推行。对此,不能不说“中国国情”。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基本是一脚深一脚浅“摸着石头”过来的,从上到下强调的是抓住机遇,抓住“老鼠”,顶着“原罪”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这样说绝不是否认规划、规范和程序重要性,而是对实际的改革进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

囿于外国成规的另一方面,是以西方成熟的大学制度为归依,要求学步者步步到位,不允许有趔趄和偏差。这种要求无瑕完人、一步到位的思维,同样有悖改革实际,因为任何现实的改革都是不同利益、不同价值平衡妥协的结果,很难符合从想当然出发的理想。中国大学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办学自,注定只能是一点点争取而来,这是与香港、国外完全不同之处。这种苛评所造成的后果,是使改革者处于舆论审判的道德劣势,吸引强大的火力而动辄得咎,左右为难;不改革的看客横加指责和看笑话,反而没有任何压力。

对改革的宽容,同时表现在给改革多一点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求成、一锤定音。应当看到,南科大改革仍然在生长和创设之中。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已于7月1日生效,规范了政府与学校的基本关系,使得双方的行为有法可依。成立南科大理事会,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制度建设,从而确定南科大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置于制度化的保障和支持之下。然而,无论对大学还是政府,理事会治理模式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从头开始,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学习、建立和完善。实际的给力和支持,还有其他一些方面。例如,有专家建议建立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等多方参与的机制,主动推进南科大改革;建议探索学历认证制度,对高教学历基于实际教学质量的评估认证,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杨东平)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24期。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

上一篇: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谈港科大筹建 下一篇:南科大的命运与中国高教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