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财务管理主体

时间:2022-10-28 06:22:15

谁是财务管理主体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究竟包括哪些?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以及财务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区别。

传统意义上,人们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主体是财会部门,其实财务和会计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以前企业通常把财务和会计合二为一,财会部门既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又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造成了财务管理由财会部门进行的印象。基于这种认识,国内企业的最高决策层通常不太懂财务,遇到财务问题通常都是找财会部门。

在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情况有了转变。比如设立总会计师职位,继而设立财务总监职位,以便从全局和企业战略角度进行财务管理。不仅如此,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不仅实现了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分离,而且财务部门也进一步细分为许多专职部门,如融资部、投资部、证券部等;同时,财务管理进一步由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的管理层次上升到董事会层次,一般都在董事会下设有投融资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重大的投融资决策和分配政策必须通过董事会以至股东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

这些现象表明,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不是财会部门。那么,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究竟包括哪些?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以及财务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区别。

就财务与会计的区别而言,财务主要是组织资金运动、协调相关财务关系,主要业务包括投资、融资和分配,我们将其称为财务活动。最早的财务活动主要是为了企业商品经营活动而展开的,为了购买商品筹措资金,为了生产商品进行投资,为利益主体获得收益进行分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财务活动还要关注金融市场的运作,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融得资金,再把融得的资金投资有价证券获取收益。这样,财务从事金融商品的买卖活动成了一种独立的经营行为。从事这一行为的主体开始由企业内部某一专门的部门转化为独立的公司,如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

当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分离后,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财务活动和管理既可以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以成为全企业的任务,这说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主体并非财务部门。

与财务不同,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记账、算账、用账,来反映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并分析其效益的好坏。它本质上是个信息系统,而不是经营系统。会计部门更具有专业技术化的特征,它的职能是其他部门不能替代的。正因如此,就很容易把财会部门作为财务和会计管理的惟一主体。

从财务管理中决策与执行的差别来看,企业的财务部门,以至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都不可能完全担当财务决策和财务执行的全部职责。

我们曾经按财务管理的主体不同,把财务管理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部门财务和员工财务,这表明财务活动及其管理的职责是与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密切相关的。出资者必然要从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角度进行财务决策和控制;经营者(包括董事会和总经理等管理层人员,一般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也包括在内)为了履行出资者的委托责任,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此就要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扩大企业收入;财务部门为了执行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必须要组织现金的流入、流出,并降低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增加资金收益;员工要降低与岗位有关的资金占用,减少现金流出和成本费用,增加现金流入。

从整体上可以把上述利益主体的财务行为区分为两个层次:财务决策和财务执行。一般来说,出资者和经营者主要从事财务决策,财务部门和员工主要是财务执行。

下面以招待费用为例说明财务管理各主体的基本特征:出资者的财务决策是招待费用不得超过企业收到的现金毛利额的一定比例;对经营者而言,只要招待费用的增加能够使收入更快增长,或者招待费用的降低超过收入的降低,从而绝对增加利润,都被视为合理;财务部门对招待费用的控制是根据出资者和经营者做出的有关决策,对招待费用的发生过程实行控制。同时,财务部门也是员工财务的组成部分,员工要根据自身岗位的特点和招待费用预算管理的要求,绝对地降低招待费用。一般来说,员工的工资总是与成本费用的绝对降低直接挂钩的。

上一篇:引入优先股解决股权分置等 下一篇:银行高管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