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06:10:48

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摘 要: 言语行为理论最开始由奥斯汀提出,后经其美国哲学家赛尔发展及完善,这一理论已经成为语言哲学、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观点出发,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到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到后来赛尔对言外行为的深入探索等作了简略的概述,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言语行为理论的平台。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外行为 理论

1.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主要是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梳理,使人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关于陈述句具有真假值的论断所提出的。他在区分了述事话语和行事话语之后,将其升华,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即言语行为三分说,包括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王钢,1987:149)。此后赛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从而形成了一套更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

2.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2.1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言语行为理论是关于怎样使用语言的理论。例如,当我们承诺的时候,在威胁的时候,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当在建议的时候,或者在我们表达清楚的意思下实行某些行为的时候。例如:

(1)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

(2)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

(3)I bet you sixpence it will rain tomorrow.

(4)I promise to finish it in time.

(5)I apologize.

(6)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7)I warn you that the bull will charge.(胡壮麟,2002:445)

这七句话的共同特征即施为句的三个主要特征:1)主语都是第一人称单数,也就是说施为句的主语是说话人自己;2)时态都是一般现在时。句子使用一般现在时的时候,表示完成的行为在说话的同时完成;3)施为句的动词都是言语行为动词,都是通过言语来表达完成的,这就是奥斯汀最开始提出的两种类型句子中的其中之一:施为句。这些施为句不是描述某个事实,它们没有真假之分。而奥斯汀提出的另外一种句子类型的表述句则不同。表述句指当说话人在说话的时候要做这个动作。如:

(8)I pour some liquid into the tube.(胡壮麟,2002:445)

这个例子说明说话者只使用这些词汇也不可能完成倒水这个动作,也就是指说话者在说话的同时,应该有倒水的动作。表述句是通过动作完成的,不管说话者说不说这句话,此动作都是要完成的,因此表述句有真假之分。

2.2言语行为的类型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分析施为句开始的,到后来发展成为言语行为的一般理论。他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做出三种不同的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1)言内行为(叙事行为)指为了叙述某事而说出的话语,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2)言外行为(行事行为)指表达说话者意图的行为,它在说某些话时不仅叙述某件事,而且做出某个行为。

(3)言后行为(成事行为)指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王钢,1987:151)

(9)He said to me:“You can’t do it”.

(10)“Morning!”

在例(9)中,言内行为就是指他说的这句话“你不能那样做”;言外行为指的是他阻止我正在做的事;言后行为可能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他成功地阻止了我,第二个是虽然他成功地阻止了我,但可能会激发我的某些情绪,如愤怒、不解等。在例(10)中,这是一个简单的招呼用语。它所表达的言内行为就是完成了打招呼这一动作;言外行为就是它完成了说话者打招呼的语力,带有日常交际的暗示;言外行为就是这句话在听话人的身上产生了某种效果。

总之,例(9)可以表示反对的言外之力,而可能收到的言后之果就是制止听话人做某事,或使其头脑清醒,或使其生气愤怒。例(10)展现了说话者对听话者实施打招呼这个交际用语,想与听话者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当这两个相遇者关系比较正常,收到的效果或许不是很明显;当这两个相遇者关系比较紧张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简单的一句“早上好!”就有可能是一个转机,一个维系两人友谊桥梁的纽带。听话人有可能接受说话人所表达的善意,两人再次成为朋友;但是如果听话者对说话者有偏见,把说话者的友好看成是虚情假意,一句问候语反而会使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化。虽然这并不是说话者所想要看到的结果,但这也确实是他打招呼之后的言后之果。简言之,言外之力是通过说话的叙事行为而直接发生的,它与说话者的意图无关。接受到的言后之果则是与说话时特定的语境相联系的,包括各种各样有意无意的效果。

在这三种言语行为中,奥斯汀显然注意的焦点是第二种,即言外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也因而发展成为关于言外行为各种类型的理论。

2.3赛尔的言外行为分类

为了把言语行为理论进一步深化,美国语言学家约翰・赛尔在奥斯汀关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

2.3.1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这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命题的真实性,语言和客观实践要相符合。例如:

(11)I have never seen the man before.

(12)He is a student.

在例(11)中,说话者的意思是在他/她说话的时候,以前从未见过那人。说话者表达的是事实,见过就是见过,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在例(12)中,说话者也在陈述一个事实:他是一名学生。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学生,事实就是他是一名学生。说话者要对例子中话语的真实性负责,都要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

2.3.2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这类言语行为要求客观世界符合语言的准则或实际意思。例如:

(13)Open the window!

例(13)所表达的意思是说话者要让听话者执行开窗户这个动作。这样的情形是要求所有的客观条件要以说话者的意思为准则,也就是语言的准则执行行为动作。

2.3.3承诺类:表示说话者承诺要有的一些行为,也就是说话者对将来的行为要承担义务。这与指令类是相同的,都要求客观世界符合语言的规则或情况。例如:

(14)I promise to come at 8 o’clock.

(15)I will bring you the book tomorrow.

例(14)是说话者做出承诺“八点钟要来”,要履行这个行为。例(15)是同样的情况,说话者承诺:“明天我帮你带这本书来。”这表明说话者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应该承担与此相应的义务,即遵守这个诺言。

2.3.4表达类:这种言外行为简单地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情况与客观事实和语言都无关。说话人既不需要让语言符合客观事实,也不要求客观事实与说话者的语言相一致,只是简单地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例如:

(16)I am sorry for the mess I have made.

(17)It is really kind of you to have thought of me.

例(16)中,在听话者看来,说话者就是简单地对他所作所为表示抱歉。在这句话中,说话者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它的言外行为就是希望听话者能够原谅他,不要计较他所做的事(有可能是错误的事)。在例(17)中,说话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听话者持赞扬的态度:“你这样想我真是太好了。”

2.3.5宣告类:指通过说话引起一些变化。其实,宣告类言语行为相当于施为行为。成功的宣告言语行为必须保证所实施的行为与客观事实呈辩证统一的关系,即说话者的语言要符合客观事实,反之,客观事实也要与说话者的语言相一致。说话者的所作所为能让事情变为现实。因此,这类言语行为就包含说话者的情感或态度。例如:

(17)I now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18)I fire you.

例(17)中,说话者在说话的同时也完成了一个命令的行为,即会议开始了,这是客观的,不带有任何主观感彩。在例(18)中,说话者说“我解雇你”,在说话的同时,这句话也产生了效力即你已经被解雇了。每一类的言语行为都有同样的目的,但有同样目的的言外行为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言外之力。

3.结语

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20世纪以来,普通语言学总体上形成了两大思想体系: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相比之下,言语行为理论既不关心语言本身的语法结构,也不热衷语言的潜在系统,而要人们知道以言语能做什么事,如何去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它与前两者的研究方法形成互补关系,并为研究语言注入了新的血液。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交往中,言外行为给人际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增进了人们之间的融洽和睦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言语行为理论不仅从语言外部解释了言语行为的动机,而且对于理解言语行为的成功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Joanna Thornborrow & Shan Wareing.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Leech,G.N.& Short,M.H.Style in Fiction.London:Longman.in王守元(2000).英语文体学要略.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81.

[4]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5]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联结主义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下一篇:语言与教育:短信语言中标点符号使用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