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彰发:“做乡村医生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时间:2022-10-28 05:28:01

杨彰发:“做乡村医生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在天柱县渡马乡力山村崎岖的山路上,卫生员杨彰发佝偻着身躯,肩背药箱,蹒跚地走在泥泞的山路上。

这在当地群众心中是最温暖的场景。

3月22日,记者在力山村卫生室见到了杨彰发,他正提着药箱,准备出门。谈话间,他笑声阵阵,要不是他亲自相告,没有人知道他因腰疼刚吃过止痛药。

刚下过雨的山路泥泞不堪,杨彰发险些摔倒,只能拄着木棍走走歇歇。近半个小时后,来到了村民杨友权家中。

杨友权和妻子谢细梅几年前患上重症肌无力,双腿慢慢缩小,在药物维持下,可以拄着拐杖行走,但是无劳动能力。

和往常一样,进门后,杨彰发为病人量血压、听心率,帮他们做些简单的按摩,教他们做康复锻炼,还放一些常用药在桌子上,叮嘱杨友权要按时按量吃药。

“这些药多少钱,先记着,等我们低保领取了再给你。”离开时,杨友权低着头无奈地说。

“这些药不贵,你们先吃吧,钱有了再给。”杨彰发微笑着回答。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向村民收取过出诊费,药费也是零散地收取一部分。

事实上,杨彰发的两个孩子在上学,经济并不宽裕。杨彰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91年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当年4月的一天,他去为村民预防接种,天下着雨,路面湿滑,不幸摔下10余米高的山坡下,造成腰部及双下肢多处受伤、关节扭伤肿痛。强忍着疼痛,他一个人走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他不顾肿痛的双腿和腰部,继续走村串户为群众打疫苗。一瘸一拐地,以前只需要十来分钟的路程,他硬是走了半个多小时。父亲劝他休息,他摆摆手说:“没事,只是小伤,过些天就好了,我要尽快为乡亲们打完疫苗。”

就这样,杨彰发拖着肿痛的双腿坚持了5天,直到第六天疼痛加剧,他再也起不了床。想想自己立志行医救人的理想,他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站起来。因无钱到外面求医,只能让父亲用些土方法帮他医治,后来虽然能行走,却再也直不了身。

力山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道路崎岖,地广人稀,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往往得走上几个小时,但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随叫随到。

2015年10月的一个晚上,杨彰发接到蓝田镇三合村村民袁光明家属打来的电话,说长年患脑血栓、肺心病的八旬老人袁光明突然发病。杨彰发二话不说,当即带着出诊箱和氧气袋,靠手电筒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赶到患者家中,一整夜守护在患者身边,直至病情好转。

“杨医生工作认真负责,特别是拄着拐杖都随叫随到,我们非常感动。”袁光明说。

现在,杨彰发不光承担了力山村的日常诊疗和公共健康管理工作,也同时担负着附近几个村的“健康使者”。

“做乡村医生需要耐得住寂寞。当你坚持下来了,也会收获很多。”杨彰发说,走在村里,乡亲们的一声问候和热情的招待,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上一篇: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银行前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