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用药情况统计分析

时间:2022-10-28 05:23:18

我院用药情况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2

为促进我院药物的合理应用,特对我院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至201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处方共3068张。统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生素处方所占比例,中成药处方所占比例,以及联合用药处方所占比例和合理配伍情况。

2.结果

2.1 随机抽查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总数共计3068张,含抗生素处方1472张,占48%,主要头孢氨卞、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等。

2.2 含中成药处方1810张,占59%,主要有清开灵,双黄连,银黄颗粒,脑心通,稳心颗粒,丹参注射液,等等。

2.3 联合用药处方2695张,占87.8%。有西药的联合应用,有中西药联合应用。也有中药的联合应用。

3.结论

3.1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运用的主要表现方面

1.1 缺乏对疾病的精确诊断,无论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疾病,无论细菌或是病毒等其他微生物所致疾病,只需有病就运用抗菌药物。

1.2 缺乏对病情的精确判别,不能依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给药剂量,制定科学的个体治疗计划,大量应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1.3 缺乏对抗菌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足够的理解(1),特别是对特殊群体,如儿童、老人、孕妇等在用药过程中应留意事项,运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药物。儿童、老人、孕妇因生理、病理的原因,,机体耐受性低,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老年人又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用多种药物合并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增加。

3.2 含中成药处方1810张,存在用药目的不明确,配伍不合理,辨证不清楚,大夫中医理论比较薄弱,对中成药不了解,用运西医理论套用中成药。总之,使用中成药一定要遵循中医药理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剂型、合理的用量及用法同时也要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3.3 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存在联合应用不当,有配伍禁忌现象, 中西药配伍合用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正在探索和发展的重要课题(2)。联用合理,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而联用不当则可出现相互消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等。所以,联用时一定要慎重,在不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合用。。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医师存在着用药指征把握不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方法和疗程不适当等问}。

4.预防措施

4.1 应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学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特别对年轻大夫要加强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要充分发挥老大夫的传、帮、带的作用,只有临床大夫掌握足够的药学知识才能提高临床合理应药水平。

4.2 应加强临床药师应起到检查、监督和指导作用,药学人员要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制度,对每个处方应详细审核,调配,对不合理的用药及时纠正,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3 加强我院临床大夫中医药知识的培训,随着中药现代化以及与国际接轨,中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中药的基本性能和中医理论基础,严格按照中医理论对中药进行辨证论治去应用,不能按照西医理论生搬硬套中成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43-144.

[2] 薛建来,蔚红华.中药不良反应简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52.

上一篇: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 下一篇:康复专业班主任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