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旅游怎么发“朋友圈”?

时间:2022-10-28 04:47:50

古代人旅游怎么发“朋友圈”?

最需要时间与记忆的方法:绘画

既然古代没有相机,那看到好山好水,觉得用文字无法描述出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古人说:“那就画出来吧!”

中国山水画最初并不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美。吴道子曾经被唐明皇下诏去画嘉陵江,他到嘉陵江之后,将这好山好水记在脑海里,仅仅用一天时间就将嘉陵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画了出来。

可见,古人虽然不能把风景拍摄下来,但他们会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只不过,画作包含作者的体验与思想,跟现实的山水还是有出入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画作看成是经过“美图秀秀”“美颜”过的作品,毕竟即便是现在,传到“朋友圈”的照片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最原始通用的方法:写游记

拍不了照,古人最普遍的记录旅游情况的方式就是文字了,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游记。

我们所熟知的玄奘圣僧,他将自己西游的过程口述出来,由其徒弟辩机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是唐朝最有名的游记。

说到游记,不得不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明末杰出的旅行家,被称为“游圣”。据统计,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述的各类洞穴540多个,泉水69处,徐霞客先后考察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170多种动植物,1259座名山。可以想象,这些东西如果转换成图片,那还不天天刷爆你的“朋友圈”?估计徐霞客很快就会被“屏蔽”了。

最能体现“文艺范”的方法:赋诗刻碑

除了绘画和写游记外,更多文人会选择赋诗,部分人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用以表现对山水的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将自己的感悟刻在石碑上,许多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今天我们旅游时所看到的景观,这与现在一些游人在景点刻“到此一游”可不一样,大家今天出去旅游,还是不要做出这样不文明的行为。

如今,在“朋友圈”里光晒图已经很难吸引别人的眼球了,要是能配上一两句有关山水的感悟,“文艺范”一下子就出来了,“朋友圈”就不单单是“摄影展”了。

最奢侈的方法:将景点搬回来

说起旅游,还得提一个热衷此道的人,那就是乾隆皇帝。这位“盛世天子”曾经先后六次下江南。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达江苏无锡后,看中了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回京后,乾隆久久不能忘怀,便命人按照实物绘的图,在北京建一个与寄畅园一模一样的园子,这个园子也就是后来的颐和园。

乾隆这种“IMAX巨型3D实景朋友圈”的晒旅游方式,当然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能进入他的“朋友圈”看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游更多的是一种增长见闻的方式,除了能够饱览大好河山的美景之外,还可以寄情山水,感悟人生。

上一篇:飞艇,重返天空之城 下一篇:婴儿眼中的世界我们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