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下油气储运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28 03:10:27

CDIO下油气储运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分析了CDIO理念下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紧密联系、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CDIO;油气储运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64-02

随着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抓手,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CDIO工程教育的主旨是将工程实践的项目和环境引入教育教学中,学生基于工程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中开展基于实际工程环境的学习,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过程工程化[1],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CDIO理念下,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必要性

1.适应我省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十分巨大,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方针[2]。在此背景下,各地石油库、储气库、加油加气站、LNG接收站、油气长输管道和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如火如荼。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以石化、钢铁、能源等生产为主的沿海重化产业带,重点建设湛江东海岛、茂名、惠州大亚湾、揭阳惠来四大石化基地。油气储运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人才定位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的重理论、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因此,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变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转向校企合作,由重理论转向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促进油气储运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专业建设与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目前国内已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要形成自己的专业亮点,就必须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优势,个性化发展[2],内涵式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及时了解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岗位变化和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学校相应地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总之,校企合作办学,能使专业建设更符合市场需要,也符合应用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规律[3]。

二、CDIO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

1.加强与行业和地方的紧密联系,突出办学特色。(1)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交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是中石化所属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学校所处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在广东省内已形成了以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等一大批大中型石化企业为主的石化工业基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CDIO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进入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就业。201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订四方共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协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精准定位就业方向,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学校依托茂名石化、湛江东兴和广州石化等企业,获批三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为学生的专业仿真实习、课外实践等提供了重要保障,实现多方共赢。(2)加强与地方企业的紧密联系。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拥有各自的育人资源,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优势。将企业的工程应用课题与人才的培养方向结合起来,比如有些老师的横向课题,完全可以以毕业设计(论文)或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尽早接触现场实际,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与周边企业有着良好和稳定的合作基础,如茂名瑞派化工设计院、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茂名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等,都与学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2.整合资源,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实践,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企业方面,建立稳固、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从2007年起,学院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先后与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茂名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市嘉信化工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惠州兴盛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江门鹤山鹏鸿能源贸易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湛江港股份有限公司石化码头、海南三亚长丰能源有限公司、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构筑了宽阔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与企业共同制定、修订实习实训内容,学生实习过程中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联合指导,由企业评价学生实习效果。

3.毕业设计与校企合作教育相结合。我们采用“3.5+0.5”形式,最后一个学期有部分学生到所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和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由企业高工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真刀真枪,这些课题有的是某小区燃气管道设计,有的是LNG接收站设计,有的是储罐设计等。这样做弥补了传统毕业设计的种种弊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组织设计过程资料的能力,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得到了综合性的锻炼和培养。

4.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实施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工程能力。现在大多高校教师是从大学直接走进大学完成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其优势在于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普遍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没有行业工作经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比较弱。实施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针对缺乏工程背景和经验的年轻教师,为他们进行相关培训。(1)针对某些专业课程,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校内师生做专题讲座。比如,《油库设计与管理》这门课程,可以聘请茂名石化港口分部和炼油分部装油车间的工程师以其自身经验为我们分别讲解原油库和成品油库的设计流程、工艺流程、储罐、泵、管线、安全管理等知识,提高教师对课程更直观的深入认识,增添课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2)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实习,以达到提高教师工程经验的目的。比如,学院曾经选派三名教师去茂名瑞派化工设计院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实习,以某个具体项目跟着他们学习管道、装置设计。另外,还派出一名教师去惠州兴盛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参观大型储罐的建造(包括罐基础、罐底、罐顶、罐壁的焊接等),对储罐的内部、外部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储罐的建造方法有了直观感受,掌握了企业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实践效果

近年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CDIO理念指导下,紧紧依托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相关产业,结合本校实际,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外实习基地平台,为专业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保证了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习效果。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实现能力培养与就业相结合,大大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学生从事工程活动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协作精神大大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企业普遍反映我校培养的油气储运工程人才能深入第一线,工作上手快,实践操作能力强,值得信赖。我们将坚持CDIO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之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梁爽,邵玉.校企互利共赢模式下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8-39.

[2]竺柏康,石一民,徐玉朋.校企合作构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279-283.

[3]竺柏康,徐玉朋,张仁坤,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7,16(5):8-11.

Abstract:The necessity is analyzed for training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alent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sed on CDIO.Strengthen the close ties with industry and local enterprises,build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innovate guidance mode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improve teacher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so teaching effect,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y,practice ability and employment competence are improved really.

Keywords:CDIO;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

上一篇:开闭环控制教学案例引入“自动控制原理”的应...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阶段进程式实践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