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思路与方法

时间:2022-10-28 02:25:23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单位: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

通讯作者:舒湘德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120例患者的方法和疗效。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照组60例采取单纯针刺疗法。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从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2个疗程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遗症; 操作手法

脑卒中后遗症是指发生各种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后所遗留下来的语言障碍、半身不遂等。为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思路和方法,笔者对2006年5月~2010年6月本院12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0~82岁,平均(61±18.8)岁;病程15 d~6年,其中脑出血29例;脑梗死31例;左侧肢体瘫痪28例,右侧32例;肌力0~4级;伴有语言不利或失语27例,中枢性面瘫33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2~80岁,平均(61±19.2)岁;病程18 d~5年;脑出血20例;脑梗死40例;左侧肢体瘫痪35例,右侧25例;肌力0~4级;伴有语言不利或失语26例,中枢性面瘫34例。经CT及MRI检查,并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病例。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处方主穴:双侧内关(手厥经心包经),人中(督脉),患侧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辅穴:患侧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阳肺经);配穴: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足内翻、足下垂加丘墟透照海,对所选穴位施捻转补泻手法,每个穴位的操作时间为1~3 min,不留针。2周为一个疗程。具体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直刺0.5~1.0寸,采取提插捻转结合泻法,施手法1 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重雀啄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即可;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入针,深1.0~1.5寸,以提插补法,针感患侧足趾、下肢抽动3次即可;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0~2.0寸,于肌肉丰厚处取穴,直刺1.0~1.5寸,以提插泻法,至患侧上肢抽动3次即可;委中:仰卧位抬高患肢取穴,用提插泻针尖向外15°直刺1.0~1.5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即可;尺泽:仰卧取穴,屈肘成内角120°,托住患侧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以手指抽动3次为度;上廉泉针向舌根1.5~2.0寸,用提插泻法,丘墟透向照海穴1.5~2.0寸,局部酸胀为度。风池、完骨、翳风均针向喉结,进针2.0~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 min;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2]。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疗法,采取常规取穴如百会穴、太阳穴、地仓、迎香、少海、合谷、颊车、曲池、内关、环跳、足三里、绝骨、解溪等,2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中的相关规定,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临床治愈:病残程度为0级,即思维正常,肢体基本恢复,语言清楚,生活自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病残程度Ⅰ~Ⅲ级,即思维正常,肢体、语言功能中有一项恢复不完全,生活尚能自理,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好转:病残程度Ⅳ或Ⅴ级,即病情有所缓解,意识、语言及上下肢功能有一定恢复,生活无法自理,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病残程度Ⅵ级,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在治疗过程中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比较 观察组2个疗程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

表2 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比较[n,n(%)]

3 讨论

脑卒中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后遗症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学者都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如中药汤剂配合激活康复疗法、针刺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药物疗法等。针刺疗法可通过针刺人体,直接兴奋上行激活系统,解除脑细胞的抑制状态,达到宁心调神、复苏、镇静、止痉的作用,同时能刺激心肌收缩,改善全身血供,恢复肢体运动能力[4]。中医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为痰浊、瘀血、肝风,是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感受风、火、痰三邪而导致的“窍闭神匿、神不导气”[5],因此,需滋补肝肾、疏通经络、醒脑开窍[6]。治疗4个疗程比较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和传统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从两组治愈率与疗程关系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2个疗程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卒中的治疗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志伟.脑卒中的中医治疗.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97-98.

[2] 阳期望,王升旭.脑卒中后偏瘫的针刺分期治疗概述.针灸临床杂志,2010,26(9):55-57.

[3] 乔胜楠,孔莹,邹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9,25(4):25-26.

[4] 王淑敏.“镇静六穴”配合背俞功能带刺血拔罐治疗抑郁性神经症30例.中医杂志,2009,50(4):329-330.

[5] 奚好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60例.中医杂志,2009,50(4):327-328.

[6] 张凤琴,邵晶兰,何冬梅,等.分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48-1050.

(收稿日期:2011-06-13)

上一篇:不同孕期胎儿感染梅毒螺旋体妊娠结局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