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8 02:20:39

大学城发展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巨大智力能量,本文分析了广州大学城的案例,从大学城的发展模式角度出发探讨大学城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大学城发展;广州大学城;特征

一、引言

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巨大智力能量,使得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大学发展的理念定位和发展空间及模式的探索。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需求促使了人类文明成果高度集散地的形成,即大学城的诞生。然而大学城该如何发展才符合客观规律,现在它的发展模式如何,它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从大学城的发展模式角度出发探讨大学城的发展建设。

二、广州大学城案例分析

(一)地理区位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距广州市中心约17km ,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处于“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南拓发展的重要节点上。规划面积约43.3km2,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 km2。大学城内部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规划总人口35万-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规划10所高校进驻,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

(二)发展历程

广州大学城是典型的规划建设型大学城,它是为解决市区各高校扩招所产生的教学资源和用地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并由广州市政府率先提出,通过限制性邀请竞赛方式,向15 家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单位征集规划设计方案,委托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体对广州大学城中心区进行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故广州大学城在设计时充分重视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及与其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发展,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规划理念

整个大学城的规划理念包括:①“TOD”(交通引导开发)发展理念,通过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形成岛上南北向的发展走廊;②“组团生长”结构理念,在广州大学城的发展规划中,各高校各自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③“网络组织”功能理念,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④“生态优先”设计理念,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

(四)功能结构

广州大学城的功能区包括城市资源共享区、大学校园区、生活居住单元、国际大学园区和中试生产区。其整体功能结构是以公共中心为核心,为各功能组团呈点状形式环绕。其中城市资源共享区包括又各类功能区教育研究类、大型体育设施类、生活服务类、行政管理类、综合类和城市公共绿化。大学校园区是由若干大学园区组成,每一大学园区又由若干所性质相似的大学构成。生活居住单元是大学城内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居住区域。中试生产区包括中试基地、创业中心、软件基地及配套生活设施等。(如图3-14、3-15)

三、大学城发展特征

我国大学城的发展过程与国外大学城的形成过程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集中体现在空间上的集聚、资源上的整合、功能上的单一,及社会结构简单的特性。

(一)空间上的集聚

大学城在城市空间的集聚与分散,能够降低城市中心城区的密度,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促使城市向“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大学城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大学城经历了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形成,到沿海地区效仿,一直到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兴建,整个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状态具有一定的集聚性。这种空间集聚性铸就了城市发展“能量极”,形成了推动城市由“单核心”向“多核心”发展的“反磁力”中心。

(二)资源上的整合

大学城将不同的高校结合在同一区域建设,通过地理区位上的结合,大学城将各自的学科资源和信息资源汇集到同一个地方。但是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学城的建设,都不是将各高校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随着空间集聚性的增强,各高校对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如院系的调整合并,图书馆的公用资源的共享等等。

(三)功能上的单一

通常情况下,大学城建设的初衷发展科研教育,故其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体系链也非常薄弱。到前,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从功能结构安排和功能体系构建上,都主要从发展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教学功能上进行设计,在居住休闲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和高科产业功能上的设计都非常欠缺,大学城作为城市发展枢纽的功能也尚未体现出来。大学城整体功能结构缺失,功能体系不健全。

四、结束语

大学城的发展往往涉及到城市发展建设、土地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本人仅能从大学城的一个侧面对大学城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与城市相互关系角度和大学城内部发展建设角度分析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对于大学城其它方面,诸如大学城发展建设的规模适度和大学城发展与城市管理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等则都有待我们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研究。

参考文献:

[1]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中山大学校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3]吉安卡罗·德·卡罗(G·D·Carlo).乌尔比诺喀布契尼大学城,意大利(University Town of Cappuccini,Urbino,Italy) [J].世界建筑,1988(6):23-27.

[4]黄福祥.广州市卫星城镇建设区域分析和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1990(2):44-50.

作者简介:

余瑛(1982.2—),女,湖北省武汉市人,讲师,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上一篇:关于彩礼的立法研究 下一篇:人性的挣扎与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