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8 01:43:0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我科自2010年至2012年底,收治的52例ERCP治疗患者,术后通过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护理指导等全方面护理模式,观察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结果:全组52例患者经ERCP治疗术后,41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例有并发症患者中,急性胰腺炎5例,胆道出血2例,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全部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患者经ERCP治疗后,给予常规饮食,抗生素等护理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对症处理及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体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的患者,通过护士耐心细致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ERCP; 术后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58-0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主要应用于胆道疾病、胰腺癌、胰腺先天畸形、性胰腺炎检查、确诊等方面的诊断。因其具有不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受到患者的接受和认可,但作为一种侵入性诊断、治疗技术,ERCP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等并发症。

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以下简称ERCP)是临床医学的一门新技术.已作为胆胰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解决了以往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它能够使病人以最小的痛苦.最低的费用得到最佳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ERCP及相关治疗虽然创伤小,但作为一种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

我科收住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多因各种肿瘤引起的,发现时多为晚期,如不及时接受治疗,病人生存期不足3个月。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患者一般身体耐受情况较差,仅5~20%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在我科较早开展了在患处放置胆道支架的新方法来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便使患者获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延续生命。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发现:由于肿瘤继续生长,常会引起支架堵塞,造成黄疸复发,而在支架置放的同时,积极控制肿瘤的生长,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梗阻性黄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引起的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血胆素明显升高,多伴有皮肤瘙痒,大便呈白陶土色,尿黄等。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寒颤,腹痛,甚至休克。同时由于胆汁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执行消化功能,患者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衰竭,生活质量低下。

留置导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避免导管脱出。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

预防感染:术后3-5日,每日用50-100毫升生理盐水加16万庆大霉素冲洗1-2次,胆汁从墨绿色变清,可改为隔日冲洗一次。

常见并发症:胆道感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常出现不同心理反应,尤其在ERCP之前,不了解手术的程序,病人内心出现焦虑、绝望,怕出现不良反应,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护理中要因人而异,注意谈话交流方式。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微小的变化及病人的异常行为,护士要对这些微小异常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采取措施,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避免不幸的发生。

护士要用和善的语言、良好的服务,给患者以安慰和疏导,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释到位,消除患者不良心理,要给患者以信心,使之配合治疗。

术后护理:

ERCP术后需卧床24小时,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注意观察体温,必要时,观察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及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情况。

并发症护理:

当出现胆道感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时,要给予抗感染和止血等积极对症治疗,病安抚患者不要紧张,当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时,要与家属合作共同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来感染患者,精心的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可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

体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患者,通过护士耐心细致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上一篇: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8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联合GnRHa类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