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走进学生心灵的小宇宙

时间:2022-10-28 12:40:37

以心换心走进学生心灵的小宇宙

【摘要】本文简述年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化解方法,强调教育应该以心换心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80后;90后;教育;沟通

一、背景

当上个世纪末,“80后”的独生子女们被称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宠坏了的一代”,被教育界的专家们在观察研究分析的时候,一转眼,已经是匆匆十年,昔日的“小皇帝,小公主”绝大多数已经告别了校园,走进职场,恋爱结婚生子。这个时候,一个奇怪的教育现象出现了——“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当“80”后的教师遇见了“90”后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他们之间是融合还是冲突?是理解还是敌对?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的个案,浅谈“80后”教师该何去何从。

二、案例叙述

我还记得97年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严令女生不许化妆,男生不许留长发;而今我站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上面,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却无奈的发现我教育的女孩子们,剪着厚厚的桃子形状的刘海,画着黑色大烟熏的眼圈,粉擦得很厚,喜欢梳冲天小辫子扮可爱清纯,即便是春寒料峭,也依然勇于穿着短裙丝袜手捧电热水袋在教室中簌簌得发抖。

对于追求个性的“90”后的学生,可能说教是非常没有用的,甚至于反作用要远远大于说教的效果,我于是在我的美术课上,就有意识的把美术和审美联系起来教他们。

首先,我在上课之前,会化淡妆,选择年轻而得体的服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个别嘴甜的男生也会夸我,老师今天很漂亮,我就会很开心的回应他们的赞美,同时告诉他们老师今天画了妆。这是第一步,我想告诉他们,老师也是爱美的,也会打扮,同时,老师也不反对学生打扮。

其次,在个别辅导她们绘画的时候,我会在手上一边修改她们的作品,一边和她们闲聊,我会问女孩子边上的男生,班上女孩子的妆好不好看,一般来说,青春期的男孩子不会在老师面前直接说出对女孩子的赞美,更何况,浓妆的女孩子确实是不好看啊。所以男孩子通常都会当着女生的面回答我,不好看。我就会假装无心的评价她们,我会这样说:“十六七岁之间的女孩子的皮肤是最好看的,粉涂厚了,还不如不涂的好,就像是素描当中的黑白灰的层次关系,又比如烟熏妆,杂志上画出来固然好看,可是第一,烟熏适合晚装,适合参加宴会,适合出席颁奖仪式,面对无数的闪光灯和摄像机,能够体现出强光下的深邃的美感,而画着烟熏妆穿着校服来上学,就好像……”学生都笑了,回答我说:“就好像是上身穿西装下身穿运动裤。”或者“就好像是用刀叉去吃扬州炒饭。”学生的比喻不甚恰当,但是他们至少明白我话里的意思,画着浓妆来学校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我从迂回中提点女孩子们,老师不反对学生打扮,可是打扮也有美丑之分,不是画了妆都好看的。

再然后,女孩子就会和我讨教,怎么样画一个漂亮的妆呢,我于是就在上课的时候,和全班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接触武侠玄幻,我问他们里面的高手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告诉我,说是:“无招胜有招,说飞花摘叶皆可伤人。”我笑了,说画画也是一个道理,真正把画学好了,信手拈来便是大千世界,一朵花也可以表现一个春天,学生说,那和化妆有什么关系呢,我告诉他们,大有关系啊,化妆的最高境界,也是看不出来化妆的痕迹,就好像肤色就应该这样,眉眼也就该是这样,看得出来美却看不出来修饰的痕迹。学生说那不是很难,我说大凡世界著名的化妆师、摄影师、服装设计师,都是一个优秀的画家,为什么?我们学习线条、色彩、明暗、构图,又是为了什么?学习色彩,如何搭配协调,可以应用到穿衣打扮上,学习明暗,可以在化妆上更好的表现自己的轮廓,学习构图和线条,更是美的综合体现,我们看过的武侠片中的每一个高手,都曾经练过拔剑,练过内功,我们的画坛巨匠达芬奇,光表现鸡蛋就画过整整半年,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基础扎实了,才能够触类旁通……

直到写这篇文章的今天,我还是在上着她们班的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了,少了相互的防备与较量,学生学画的兴趣也提高了,而我,也从一个单纯教授美术的老师,逐渐的转型成为他们的朋友、形象设计师、青春期心理的咨询师,一个真正的学生头头,虽然底下还会因为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产生冲突,我有信心可以一一化解……

三、反思

随着教学年龄的不断增长,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更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充当一个“心灵捕手”的角色的,正如美国影片《心灵捕手》中,那位老师对于一个骄傲聪明漠视权威的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可以如数家珍地评论米开朗基罗地作品,却没有闻过西斯汀教堂地气味;轻慢地提出有关女人地偏好谬论,却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的幸福心情;随意地引用莎士比亚的诗文来谈论战争,却从来没有参加过战役,未曾眼见好友躺在自己怀中咽下最后一口气;浪漫地引述十四行诗来称颂爱情,却未见过女人地脆弱与坚强;更不了解真正的情感失落,因为你从未爱过别人胜过爱过自己”。经历将会是每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而处于老师这个角色的我们,在学生的人生当中将也会是一段段美好或者是不美好的经历,在信息知识高速传递的今天,老师的定义,是不是应该变成——沟通,建立关系,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说教具体的方法而“捕获”学生心灵的人呢?

上一篇:等待能够创造奇迹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