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整车物流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8 12:27:19

中国汽车整车物流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迅速膨胀,带动了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为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生产企业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本文分析汽车整车物流的特点,提出发展整车物流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整车;整车物流;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速膨胀,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目前,随着汽车业竞争加剧,汽车产销市场进一步细分,各大汽车厂商纷纷精干主业,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国内汽车厂商产销各成体系,汽车物流企业各自为战,造成运输车辆空载率高,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汽车物流市场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深入探讨中国汽车物流的特点,为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以及从事汽车物流相关业务的物流企业提供先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经验,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物流需求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汽车整车物流的特点

汽车物流是指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的需求,将汽车整车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汽车整车物流受市场的影响较大,变化性强,不可控。汽车整车物流是根据各地销售商的订货要求安排的,市场需求的波动很大,汽车制造厂为保证市场供应,必须保持有大量库存。

2、汽车整车物流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定制化项目计划。如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一切为订单而构筑”的项目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按照顾客个性化的需求时间内将汽车造好,并交运到顾客手中。

3、汽车整车库存的管理难度较大。汽车整车的体积、重量较大,占用储存空间较大;每种车型的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底盘号、发动机号、VIN码,并需要一一对应;整车按系列的不同在发车库中分区域停放;整车在同一库位只能放同一种车型,并且颜色要相同;对于不同车型的车辆长度不同,因而库区中库位长度可能不同,整车管理流程繁多且复杂,包括调整、检验、倒车、新车准备、销售、借车、返修、退库、拆装箱等。

三、发展汽车整车物流市场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力度。汽车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供应链管理,将涉及物流发展规划,公路建设,车辆管理及专用运输车制造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并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植。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宏观政策等都直接影响整车物流的运作效果。为了使我国汽车整车物流市场健康地发展,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对整车物流的发展制定统一的规划蓝图。

2、大力发展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目前中国多数的物流公司,包括具有外资背景的物流公司,都将业务的重点放在物流网络的培育上,包括通过投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全国的重点城市营建仓储设施,并围绕仓储设施去整合运输资源。普遍特征是依托自有或长期包租的仓储、运输设施,通过简单的单据操作,执行客户或合作伙伴的仓储和配送指令,业务多集中在销售物流方面,以产品的仓储和配送为主。真正能够介入企业的全面供应链管理,尤其是生产物流管理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3、建设整车物流的全国信息平台。建设汽车整车物流信息平台,可有效地减少车辆空驶率,降低整车运输成本。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发展。全国汽车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可通过成立民间组织一汽车物流协会来负责,运作模式可采取会员制的形式。吸收各汽车厂家、零配件供应商、整车经销商、汽车物流企业等为会员。各会员单位可以把有关汽车零配件、整车需求、供应及相关服务信息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建立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汽车物流信息平台,将有助于解决我国汽车物流特别是整车物流中的回空车问题,提高运输车辆的使用效率,降低汽车运输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汽车物流企业的发展。

4、应加快汽车物流标准化进程。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汽车运输工具标准化;物流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物流企业服务规范标准化。2003年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制订的两个行业标准是《乘用车运输服务规范》和《乘用车销售及售后服务规范》标准,这些标准的制订和,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汽车物流市场的秩序。

5、提高汽车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定制时代之后,用户处于价值链的最前端,企业要按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来生产,而且定制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必须根据客户需求重新设计物流系统,只有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 熊励.汽车工业的物流协同配送策略性研究[J].《汽车工程》,2003,(2):21-22.

[2] 齐玉梅,田澎.第三方物流及其在我国[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2.

上一篇:国际贸易电子化进程中的物流瓶颈 下一篇: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