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因素调查

时间:2022-10-28 12:00:30

2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因素调查

摘要: 目的:通过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对临床上日益增多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会诊,明 确患者的心理行为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生的作用,对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 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进行心理量表HAMD、HAMA测评分析,并与标准 全 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患者都不同程度存在个性缺陷、焦虑抑郁 状态。结论: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患者的个性特质相关,在治疗过程中 给确诊的非典型抗精神病患者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可以很快缓解情绪状态,协同 缓解消化道症状。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艾森克人格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中图分类号: R57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515-02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无病因可寻的临床常见病,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心理行为因素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发 挥作用的疾病临床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 激 综合征)等。在这些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患者所表现的负性情绪,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让专 科医生无不感到棘手,因此越来越多的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医生的会诊对诊治胃肠疾病有一定 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7月至2007年3月住院患者,女2 0例,男5例,消化内科患者22例,泌尿外科患者3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

1.2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有腹痛、空腹感、呃逆、咽部梗阻感、腹泻或便秘、反酸,部分 有胸闷、肌肉酸痛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面红、多汗、手抖、情绪障碍、情绪低落、生 活 兴趣减退,对自身疾病的过分担心害怕、疑病现象,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4h睡 眠时间小于5h),躯体形式障碍。

1.3 辅助检查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全部经过电子胃肠镜检查,并排除食道、胃、结肠等器质性病变。

1.4 心理测评

“HAMD”(选用24项版本)评分结果[1]:得分超过35分达到重度抑郁状态者15 例,占60%;超过20分达到中度抑郁状态10例,占40%。HAMA评分:总分超过29分达到重度焦 虑 状态21例,占84%;总分超过7分表示肯定有焦虑状态4例,占16%。艾森克人格测评:17个被 测评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个性缺陷,集中表现在偏执、强迫、神经质三项因子分超过60分13例, 占入选人数的52%。

2 讨论

曾经有学者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特点和症状的研究中发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受中 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双重控制,来自胃肠道的刺激通过传入通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 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通路影响胃肠道的功能[2]。一般情况下,副交感 神经兴奋 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功能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其兴奋会引起消化道 括 约肌的收缩。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和应激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造成消化功能 的异常,尤其心理应激状态下对肠神经的敏感性增加。心理因素对内脏功能的影响是多样化 的 ,对于不同性格特质的个体所表现的情绪症状各不相同,内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抑郁,外 向型的患者较多表现为焦虑,从以上患者艾森克人格测评结果分析:女性内向型个性患 者多易发抑郁症,男性内向型个性患者易发生焦虑症,但是抑郁和焦虑并存现象也很普遍。 在会诊联络过程中还发现,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也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依次为家庭人员变故、工作环境变迁、收入减少、退休、人际关系等,这些负性事件所造 成的临床症状突出的表现为咽部阻塞感、呃逆、功能性腹痛等。反过来这些胃肠道 症状继续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早期生活环境、父母遗传、长期性的 应激状态都不可避免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机体最终发展为功能性胃 肠病[3]。有调查表明功能性精神心理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 ,精神病 学提倡这两种疾病共同诊断共同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首先是 心理治疗,即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治疗、暗示疗法、放 松疗法等,是十分见效的,其次是心理药物的使用[4]。近几年来抗抑郁药治疗功 能性胃肠病 已得到承认,近半数以上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对心理药物的治疗有反应,本院用5-羟色胺 再 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协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好转、躯 体症状的改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在综合医院与临床专科的会 诊联络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其它专科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现象也很普遍。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心理与行为评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2]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问题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39.

[3] 姚希贤,李益农,林三仁,等.功能性胃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 ,14:20.

[4] 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223.

(收稿日期: 2008-02-19)

上一篇:两台生化分析仪六种血清酶检测结果的比对试验 下一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