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星交游考及其他

时间:2022-10-27 11:54:07

[摘 要] 黄周星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诗人、文言小说家、小说批评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其诗、文、词、曲、书、画、篆刻莫不精妙。在明末清初遗民群体中,黄周星与陶汝鼐、吕留良、徐枋、林古度、杜浚、尤侗等人交游甚广,其民族气节、文学才华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明末清初;遗民;黄周星;交游考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59—04

黄周星(1611—1680),名景明,字景虞,号九烟,明清鼎革后变姓名曰黄人,字略似,号半非道人,又号而庵、圃庵、汰沃主人、笑苍道人。金陵上元人(一说湖广湘潭人)。黄周星诗、文、词、曲、书、画、篆刻无不精妙,在诸多领域皆有造诣,卓然明清之际一大家。

黄周星天资聪慧,“幼有神童之目,六岁能文,八岁出周郎帖,十二入南监,崇祯癸酉隽北闱,庚辰成进士。” [1]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后,官户部主事。明清易代十数年间,身经干戈扰攘战火不熄的时事变乱,黄周星的生活、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他先以教经为生,遂而万念俱灰,弃家入道,游历四方,匿迹山野,潜形林壑,走上了一条悖逆新朝的道路。乙酉变后,黄周星由浙入闽,避乱于闽中长乐、古田一带。清顺治四年(1647),黄周星寄寓在古田西庄僧院,贫病交加,“余自避乱西庄以来殆三月矣,愁病相仍不酒不肉,且村谷穷荒,虽油豉姜茗亦了不可得,惟终朝烹泉茹草而已”[2] 。顺治五年(1648),黄周星与妻女相逢于蒲城,旋即由闽入越,经仙霞、若溪、兰溪、严陵诸地,于是年冬辗转至杭州西子湖畔。随后的四年间,黄周星于浙西吴越一带广交友朋,酬唱诗文,留下了上百首诗歌,真切地展现了易代之际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遗民士子的凄惶遭遇。康熙七年(1668)以后的近十年时间,黄周星寓居于浙江嘉善以教经糊口。康熙九年 (1670)四月,黄周星携妻女幼子由长兴移居湖州南浔镇,这座四面环水的小镇成为其一生的归宿。康熙十七年(1678),地方官员以博学鸿儒荐黄周星入朝为官,他避走湘潭。康熙十九年(1680)夏,黄周星再次遭到入仕新朝的催逼,他痛饮大醉,手书绝命词:“成仁取义本寻常,婴杵何分早晚亡。三十七年惭后死,今朝始得殉先皇。”身负平生著述,于南浔马家港三度投水,最终自沉以殁[3] 。

纵观黄周星一生,早岁身世坎坷,晚年家国忧患,无论是在明末还是在清初,生命大部分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黄周星素怀灵均报国壮志,且倾慕太白狂放行止,遭逢国变后,转而在诗文曲词的创作中寻求精神寄托。多舛的人生遭际,不堪的家国命运,如易散秋雨、渐坠夕阳,在尘世的流转中已成追忆。当一切都成往事时,慕太白纵酒而狂,效灵均自沉以殁,实在是黄周星一生最“完美”的终结。

黄周星为人操守高洁,刚肠嫉恶,因此早年虽在崇祯、弘光两朝,除湘人陶汝鼐外,相知甚少。甲申变后,天崩地坼。黄周星贫困不堪,以授经糊口,足迹遍及闽越吴湘,交游甚广。当时,徐枋、丁菡生、杜浚、吕留良、林茂之、尤侗、吴之振、吴嘉纪、钱谦益、黄宗羲等人士均与黄周星有交往,且多有酬唱诗文流传后世。这批人士大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气节和鲜明的政治态度,相与引为同志。他们以坚定的反清立场和严夷夏之防的思想互相砥砺,而这也对黄周星的文学创作乃至人生道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陶汝鼐

陶汝鼐(1601—1683),字仲调,一字燮友,号密庵,湖南宁乡人。明崇祯二年(1629),以贡生廷试授职,辞而不就。晚年在宁乡削发为僧,号忍头陀,又改字忍草,托迹空门,寄心禅悦,但怆怀故国、感念苍生的一片衷肠从未冷却[4]。

陶汝鼐诗、文、书法倾动湖湘,与黄周星极为相似,并因此赢得“楚陶三绝”的美誉。作为湘人引以自豪的“湖湘二庵”之一(另一为郭都贤),陶汝鼐谨承其父陶显位之志,潜心于《周易》的经学研究。明清易代之际是经学由明代的衰颓至清代的昌明的承启际会时期。俗语云:居丧读《礼》,患难读《易》。适逢家国丧难,以《礼》学、《易》学为主流的遗民经学勃然兴起。《易》 学在遗民学术中的地位尤为显赫,读《易》当时近于标准的遗民行为,陶汝鼐当时恰于治《易》声名卓著。

明崇祯十四年(1641),黄周星赴湘潭奔养父周逢泰之丧。次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黄周星守制湘潭,结识陶汝鼐,遂成一世至交。清康熙十一年(1672),黄周星在《陶密庵诗序》中称:“余与陶子燮友交,殆非恒俗形貌之交也。” [5]又称:“盖生平有四同焉。燮友楚人而生于湖南,余虽非楚人而亦尝寄籍湖南,则其地同。当庚午积分创复,时燮友为北雍第一人,余为南雍第二人,则其贡天府同。癸酉之役燮友举于楚余举于燕,名次亦复相亚,则其登贤书同。嗣役,穷达隐见,虽稍有参差而变革颠危流离,跋嚏金石相信,九死弗渝,则其志操又同。噫嘻!古今来文章性命之交如吾两人者可多得哉!” [6]然而,鼎革纷乱后,黄周星辗转吴越,陶汝鼐淹留湖湘。清顺治十一年(1654),黄周星于南京作《梦陶仲调年兄》:

不见陶生久,人传在薜萝。十年犹日月,万里各山河。

落落星将老,绵绵草正多。明夷闻尔厄,幽梦意如何 [7]。

可见,自国变后,二人已十多年未谋一面。清康熙九年(1670),黄周星移居湖州南浔,赋诗有序云:“与长沙同年陶汝鼐别三十年矣,一岁之中辄数见梦,庚戌春日偶从月函上人处得见所寄月公诗札,甚喜,即次韵和之。” [8]其诗云:“同心成隔世,俯仰摧肝肠。……我游吴越舫,子独隐潇湘。” [9]荆吴相隔,烟水苍茫,二人虽友情深挚,也只能千里神交,遥寄心怀。

对于黄周星而言,如果考虑到其早年的身世经历,那么与陶汝鼐的交游既是作为诗人在创作上的两相唱和,也是作为明遗民在乱世中的彼此认同,深层次隐约之间更承载着黄周星对湖湘文化的认同与亲近的意味。

二、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老人、吕医山人、东海夫子、南阳布衣。晚年带发为僧,更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县崇德镇)人 [10]。

上一篇:刘翔之惑和体育之殇 下一篇:给大学校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