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巧解难题,妙话道理

时间:2022-10-27 11:10:43

“说实话,我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声音,非常善意地说,还是做主持人吧。我理解这句话,做主持人当然轻松多了,不会去触碰很多的利益。你做了评论员了,满足了A,就打击了B,明天得罪了C,后天D给你表扬。我们现在每天都面临这种局面,经常有人对我说,小白,这话有点狠啊。没问题,40岁之后我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说过,我要进入到得罪人的时代了,一个做新闻主持人,一个做评论员,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说这话的就是央视著名评论员白岩松。作为新闻界的“太乙真人”,白岩松经常说出类似的真言真语,用睿智口才,妙解各类问题,让人拍手称赞!

连续发问,震耳发聩论时事

2013年3月22日,长沙突降暴雨,一名21岁的女孩行经徐家井附近时,不慎掉进下水道不知所终。对此,白岩松说道:“今年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把食品药品的相关机构都合并到一块了,难道一个井盖也需要中央或者需要国务院,或者需要总理来管这件事吗?难道明年总理的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们要问这个问题吗?地方能不能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不麻烦中央呢?其实这样的问号会很多,因为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相关的。当然,明知道希望很渺茫,但搜救人员仍竭尽全力给女孩父母一个交代,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方面一个问号也会越来越大,如果能像这四天搜救这样这么执着,这么不放弃、这么认真去做好,日常城市井盖的管理和地下管网的管理,这种悲剧会发生吗?这个问号还不仅仅给长沙,给中国所有的城市。”

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井盖何尝不是城市的名片?下水道“吃人”,让人触目惊心。对于事涉公众生命安全,关乎民生福祉的城市管理漏洞,白岩松连续发问,用一种震耳发聩的方式,替民诉苦。一句“难道连总理都要来管这件事吗?”的发问,答案不言而喻,以这样一种无须言说的方式,让城市管理者自省自身的失责。

以喻代论,分门别类谈问题

201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作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有记者问白岩松:“目前中国的哪些问题让你感受最深刻?”白岩松答道:“我觉得有三个层面,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发展,中国是一辆自行车,骑着就稳、停下就倒,必须经过一个合适的发展,起码还得20年,或许还不止。第二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谁来为我们养老?第三是亟须一场心灵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拉开心灵改革的大幕,中国依然危险。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寻找信仰,因为信仰的背后是敬畏,敬畏是时代大河流两边的河床,只要有敬畏在,河床很高,不管里头的河水如何奔腾汹涌,它总是安全的。”

作为央视评论员,白岩松经常要面对一些敏感且缥缈的时政问题,回答难度十分大。面对记者的提问,白岩松以喻代论,陈述了三个时下社会出现的难题,将发展比作自行车,可谓贴切巧妙,将人口老龄化改革比作拉开心灵改革大幕,言简意赅,将敬畏比作时代大河的河床,理趣兼容。一番整体回答可谓严谨细致,却又通俗易懂,可谓巧妙至极。

大智若愚,出其不意酿笑果

一次,白岩松去南京进行新书签售,一位数年前就将见到白岩松作为心中最大愿望的桂林女孩见到偶像后兴奋至极。她说:“白岩松老师,我能称呼一下你小白马吗?我人生的最大理想今天实现了,我觉得我的青春都可以死了。”白岩松打趣道:”还是喊我老白吧,我印象中小白是《蜡笔小新》里的人物。从你身上,我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事不是因为可以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不过说句实话,其实见我很容易,和去动物园看猴子一样容易,希望你以后把自己的理想修改得更高一点。你的青春刚开始,联合国规定45岁以前还算青年,我还是青联委员呢。”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曾有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生活中“大智若愚”被普遍认为是说话技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面对女读者的追捧,白岩松如果正儿八经地回答对方的褒奖,既不适合当时的现场气氛,又显得彼此之间充满差距,所以,白岩松一改以往严谨认真的说话姿态,一番大智若愚的回答,巧借《蜡笔小新》里的小白巧拒对方的提议称呼,再一番恰当自嘲“见我就像见动物园里的猴子”,让人听来亲切随和。

点到为止,响鼓不用重锤敲

2013年4月1日,白岩松去中国传媒大学演讲。席间,有位立志做传媒行业的学生急于在偶像面前有最佳表现,因此把他的一篇新闻评论改写成演讲词,并且傲气十足地递给白岩松看。实际上,他写得并不好。但是,白岩松却真诚地评价道:“我很羡慕你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观察力和文字组织力。这篇讲稿若登在一本杂志上,将是一篇极佳的文章。不过,若是以演讲稿的角度来看,你今天给我吃的可是一顿‘过火饭’哪。年轻人自信是要,但凡事不可操之过急,要不然这自信的程度往往和悲剧的程度成正比,你还是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啊……”在台下观众哄然一笑中,这位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焦躁,转而立马收敛了傲慢之态。

古人常说:“响鼓不用重锤。”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摆事实、讲道理时,如果能够做到点到即止,话不说穿,言意却尽,那么不仅会让受教者感受到如坐春风般的舒适,而且还能体现出我们自身的涵养。面对年轻学生的焦躁之态,白岩松说的话就并未太重,而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一点即透。因为对方作为大学生,自然就像一面灵通的响鼓,鼓槌轻轻一点,就能产生明确的反应。对这样的人,你何必用语言的鼓槌狠狠地擂他,让他难堪呢?

诙谐讽刺,风趣幽默去质疑

一次,王朔撰写评论在自己的一个叫《狗眼看世界》的栏目里批评白岩松的新书。对此,白岩松这样妙答道:“原来我还以为王朔也就批评批评老舍、鲁迅呢,没想到这次调转枪口对我这儿来了。我觉得这个早了一点吧,奖状发早了吧;第二,他那个栏目叫《狗眼看世界》,我立即发现我得闭嘴了;第三个,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观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不过说真的,王朔的书我在1990年左右狂读过一阵,没死的人就出文集了,以前很少有这样的事,于是我买了一套他的文集看了,一段时间里面也抚慰过我,虽然后来的感受渐渐不同了,但感动过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王朔里面有很多很真的东西,包括对我的批评,有些是值得我思考的。”

面对王朔的“痛损”,白岩松如果不回应,自己就吃了哑巴亏;如果与其针尖对麦芒地据理力争,可谓又会硝烟弥漫。白岩松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他在回击王朔的批评时,采用诙谐幽默的口吻,先是说出自己的三个观点,然后再给对方送上“好处”,反过来妙赞对方的书,运用这种软硬兼施的战术,在众人面前既道出自己的态度,又将对手抬得很高,如此既活跃了气氛,又能博得对方的理解,让对方不好再次“开炮”。

在面对各类问题时,白岩松的回答不仅启人思索,还令人回味无穷。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我们不妨学学白岩松的说话之道吧,这种高超的语言驾驭力,不仅能够提高你的自身涵养,而且还能为你赢得他人更多的掌声。

上一篇:煤矿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几点... 下一篇:浅谈电力营销与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