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爬山就一定没有心脏病吗

时间:2022-10-27 10:54:11

能爬山就一定没有心脏病吗

曾在急诊见到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平时活动良好,喜欢爬山,自认为吃得下、睡得香、走得动,没有任何毛病,也就更谈不上得心脏病了,从来不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某天,老先生突然反复出现胸闷不适,到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而心脏超声检查则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到重度,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为瓣膜性心脏病,并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

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不适宜进行爬山这样剧烈的运动,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能理解。那么,经常爬山的人就一定没有心脏病吗?不一定。

心脏功能的损害过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则是慢性过程。患者从罹患心脏损害性因素到发生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再到心脏组织结构异常,最后出现心脏功能受损,继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病理生理过程,亦即从心脏功能的代偿期向失代偿期逐渐演变的过程。在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之前,患者往往处于相当长时间的心功能代偿期,在此期间,患者的心脏通过调动身体各种代偿机制发掘潜力,竭尽所能以满足生命维持和机体活动的需要,患者的生活和运动可以不受明显的影响,甚至保持相对“健康”状态。但此时对心脏而言已处于“勉强工作”的边缘状态,它在加强工作维持机体需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支和损害心脏自身的健康和功能,如果平时不加重视、忽视常规体检、未及时保护心脏和适当干预,日积月累,心脏逐渐无法继续“勉强工作”,进而发展至失代偿期,相应的临床症状将不可避免地如期而至。

能进行爬山等剧烈运动,并不表明一定没有心脏病。这样的人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去就医时,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往往已处于不可逆的损害期,为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应正确理性地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非常重要。

(蒋锦琪主任每周五上午有心内科特需门诊)

《军中药学官兵读物系列丛书》通俗实用

本刊讯 服用口服药对饮水量有何要求?“首剂加倍”是否适用于所有药物?漏服了药物该怎么办?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这些百姓日常遇到的用药常识,也是军旅官兵需要的知识。

第二军医大学著名药学专家胡晋红教授领衔主编的《军中药学官兵读物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了6册,包括《合理用药ABC》《战时伤病的合理用药》《营养健康ABC》《现代人的营养与健康》《食物的营养与相宜相克》《常见疾病的营养防治》等,采用问答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药物的基本常识、常见用药误区、合理选用药物、科学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药品不良反应等基础知识,通俗易懂,有较好的实用性。

(李 硕)

上一篇:血瘀与妇科疾病 下一篇:口服避孕药,您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