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学习情境的设计

时间:2022-10-27 10:37:15

漫谈小学语文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的特点设计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氛围

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协调一致,会使课堂收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如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在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配音进行美读,伴着古典舒缓的中国丝竹乐声,学生静静地聆听。入耳的是婉转缠绵的乐曲和充满乡愁的朗诵,脑海中自然会浮现意境深远的画面。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心灵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去读古诗的强烈愿望。

二、创设图画情境,易于理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起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适时加以指点和启发,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理解教材。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把静、清、绿的水,奇、秀、险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在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对桂林的山、水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

三、创设生活情境,展现真实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文章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才能理解作家的立意、选材,才能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例如在讲述《春天来了》这课时,可以组织一次春游活,将学生带入公园,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大自然:春天来了,公园里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孩子们在这样的引导下会发现春天来了:小草冒出来了,柳树抽出了嫩芽,花儿开了……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思维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烈的释疑欲望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活动的空间,以改变他们的研究思路,使他们朝着科学的方向探寻,从而体验到既有趣又丰富的调查研究结果。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们应将情境教学经常性的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业如何更有效的推动语文教学 下一篇:善抓眼 深挖洞 广积粮